近日,幸福街道组织45名返乡大学生开展 “多彩假期 青春共治” 系列研学活动。为期3天的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实践深度融合,带领返乡大学生们走进阿图什市消防救援大队、幸福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克州博物馆、水上乐园及哈拉峻胡杨林景区,让学子们在行走中触摸家乡发展脉搏,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们心中。
在阿图什市消防救援大队,大家好奇地围观着各式消防车辆,听消防员详解不同车型的功能与适用场景;器材展示区里,从高压水枪到破拆工具,每件装备的使用范围都被细致科普。当穿上重达20公斤的消防作训服,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消防员执勤时的负重与责任;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学习了火灾预防细节、应急逃生技巧,并参与模拟火场逃生演练,让安全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
“原来消防员每次出警都要背负这么重的装备,这份责任太令人敬佩了。”返乡大学生古丽米热·艾海提说:“这场体验让共筑安全的理念在大家的互动中扎根,也让安全防线在我们心中更加牢固。”
在幸福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返乡大学生们近距离触摸基层医疗卫生的便民与温暖。大家认真聆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何守护居民健康、新生儿基础儿保包含哪些细致关怀,以及中医理疗在日常保健中的独特作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运作有了清晰认知。与医护人员的深入交流中,大家不仅解惑了健康疑问,更在现场动手操作起来——跟着演示学习心肺复苏的标准步骤,模拟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关键动作,把急救知识从“听说”变成了“会做”。这场体验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基层医疗的便民与重要,也让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在实践中愈发清晰。
走进克州博物馆,一场探寻家乡历史文化的奇妙之旅正式开启。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大家细细品读着流淌在文物里的岁月故事,尤其围绕《玛纳斯》史诗的磅礴篇章与柯尔克孜族独特的习俗文化展开热烈探讨,从服饰纹样到节庆传统,从英雄传说到生活智慧,深刻感受着民族文化的厚重与璀璨。当目光落在展示援疆资金帮扶成果的展区时,一张张对比照片、一组组详实数据,直观呈现出基础设施改善、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的显著成效,让大家在触摸历史脉络的同时,更真切体会到团结互助带来的发展力量,让大家更加热爱家乡。走进爱国主题教育馆,在一幅幅老照片与新图景的对比中,触摸家乡的变迁轨迹。曾经的土路平房与如今的高楼街巷相映,过往的匮乏与当下的丰饶交织,让大家清晰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脉动。这场参观不仅让大家读懂了家乡发展的不易与辉煌,更在新旧对比中深切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将爱国情怀与家乡自豪感深深镌刻在心间。
返乡大学生艾力夏提·麦麦提说:“原来家乡的发展背后,有这么多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这场活动让我们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让我们这些在外学子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力量,让我们对家乡的热爱愈发强烈。”
研学最后一站,学生们来到水上乐园与哈拉峻怪柳林景区,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家乡的多元魅力,尽情释放青春活力。
此次活动通过“实践体验+文化感知+主题教育”的模式,让返乡大学生们全方位了解家乡在安全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传承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消防员的责任担当到基层医护的为民情怀,从文物里的民族智慧到援疆成果里的团结力量,从自然奇观里的生态之美到现代发展里的活力之变,每一处体验都在深化着学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返乡大学生祖力皮亚·阿不都热西提说:“这次研学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它的发展比我想象中更加蓬勃,它的文化比我了解的更深厚,回去后我也会当好宣讲员,把我的家乡宣传给更多人。”
幸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哲说:“我们街道接下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青少年成长和家乡发展搭建更多平台,让青春力量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
来源/ 通讯员 夏赫拉·木特里甫
编辑/ 温 晶
责编/ 陆 勤
校对/ 罗 苗
监审 / 赵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