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至7月,胜利石油工程沙特钻井项目管理部SP103钻井队连续收到沙特阿美公司发来的表扬信,对该队在安全管理、作业效率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表示赞扬。
两封表扬信背后:从“达标”到“标杆”的跨越
6月15日,沙特阿美甲方监督扎伊德致信特别提到: “SP103队在平台经理刘辉带领下展现出对安全与效率的极致追求,他们克服挑战维持安全作业环境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为所有队伍树立了标杆。”
时隔月余,7月21日,甲方监督钻井监督迈克尔·维克托的表扬信再次传来。信中披露的硬核数据更具说服力:“SP103队在AFK油田完成36口井作业,同时保持18年无损失工时事故(LTI)的纪录。”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团队在沙特阿美HSERM、SWIM等严苛标准体系下,用日复一日的规范操作积累的口碑。
两封表扬信虽来自不同负责人,却不约而同指向三个关键词:安全绩效、团队协作、专业精神。正如沙特阿美在行业内的地位——其安全标准被视作全球石油钻井业的“金规则”,连续获得认可,对于向着19年无LTI纪录(无损失工时事故)前进的SP103队来说,他们早已从“符合标准”成为了“标准参照”。
安全管理:在“沙漠高温”中筑起铜墙铁壁
风险预判走在风沙前面
每天清晨的班前会上,平台经理都会带领团队做“风险画像”——针对当日气温(若超48℃启动错峰作业)、风沙等级(能见度低于50米暂停高空作业)等变量,更新JSA(作业前安全分析)表。针对高温中暑,他们在休息室配备冰镇饮料和体温监测仪;为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他们严格遵守预防性维护保养要求,定期检查杜绝设备带病工作。
标准执行拒绝“差不多“
沙特阿美PTW(作业许可制度)要求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并签字确认,有次当地雇员图省事想省略记录步骤,被中方安全员当即制止。“不是不信任,是制度不允许例外。”坚持原则、严格执行的氛围逐渐影响着队伍每个人——无论是一个绳套、一张标牌、一次演练,他们都一丝不苟做到工作达标、规范落地,将安全防控体现到每一项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18年零事故的安全文化
在队伍的安全看板上,“Stop 卡”的提交数量被视作重要指标(“Stop卡”专门用于记录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等潜在风险)。今年上半年,该队累计提交“Stop卡”3000多张,每张卡片对应的隐患都附带明确整改方案并跟踪落实。当地雇员发现佩戴的防护手套有细微破损,立即填写“Stop卡”,详细记录手套破损情况及潜在风险,队里马上就为其更换新防护手套,并同步对所有员工的劳保用品进行了专项检查。这种“发现即报告、报告即整改”的安全管理机制,让安全从制度要求变成了全员自觉行动。
从“走出去”到“立得住”:中国队伍的安全答卷
连续获得表扬、保持18年无LTI的意义,远不止于荣誉。作为中石化在沙特市场的“排头兵”,SP103队的实践验证了中国队伍的国际化能力——他们既严格遵循沙特阿美标准,又融入中国企业的管理智慧:比如将“师带徒”模式本土化,中方员工带教的5名沙特籍司钻,如今都能独立完成复杂井段作业;把应急演练与宗教习俗结合,在斋月期间调整演练时间,既保证效果又尊重文化。
在AFK(abuhadriyah,fadhili,khursaniyah三个地区)油田36口井的作业中,SINOPEC103队单井较平均周期缩短12%。效率提升的秘诀,就是来自安全管理的加持—由于该队日常对设备的精心操作和高标准的维护保养,他们长时间保持设备零故障停机率,形成了“安全-效率-效益”的正向循环。SP103队用安全高效赢得沙特阿美的认可,连续18年无LTI的纪录,正在异国的风沙中继续书写。
投稿单位:胜利石油工程公司
投稿人:周杨
责编:白腊辉
审核:吴体
中国石化廉洁文化理念
崇德守法 奉公律己
干净做事 清白做人
中国石化廉洁行为规范
公私分明 是非分明
亲清分明 权责分明
(中石化油服)
上一篇:忻州中院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宣传
下一篇:贵阳各地筑牢防溺水“安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