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的救援任务仍然在紧张进行中。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怀柔草场村21名老人需转移至安置点,因桥梁中断,杨宋消防站救援人员趟过河,在钩机的协助下,一趟趟将老人们送过河,经医护人员确认老人们身体无任何不适后,把他们送上车转运至安置点。
30日上午9点,怀柔区杨宋消防站副站长崔云龙带领队伍和海淀、开发区支队的增援力量共计55人奔赴草场村。他们不仅携带了药品、轮椅、水等物品,还要将村内年龄大的老人转移至安置点。由于连续的降雨,在前几日的搜救中,消防救援人员根据21名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断路的现实情况,选择定时为老年人投送物品,固守待援。30日放晴后,根据老年人子女的请求和救援工作需要,指挥部果断要求杨宋消防站将21名老年人全数进行转移。为确保转运过程中老人的身体状态得到实时监护,救援队伍中还增加了两位医护工作者。
11时20分,救援队伍终于到达了草场村。此时桥梁还处于中断状态,钩机等大型器械进入场地进行作业。崔云龙根据现场情况,果断分配作战任务,两名人员留在岸边接应转运人员,其余人员趟河到达对岸,同时协调作业的钩机共同开展转运。21名老人中,最大的将近90岁,10名人员行动不便。在为21名老人进行饮用水、应急食品补充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消防救援人员在崔云龙的统一指挥下,采取搀扶、轮椅、背负等多种方式将21名老人集结到岸边。此时,正在抢修作业的钩机也加入转运行列中。消防救援人员利用绳索为一位位老人做好安全防护,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钩机钩子内。钩机司机缓慢地将老人运送至对岸,交由留守的消防人员看护。一趟又一趟,经过了21趟的反复运转,老人们终于全部运转至对岸。
随后,消防救援人员们不敢有任何耽搁,在征求医护人员意见,确定老人们无任何不适后,将他们悉数护送至草场村,由早已等候的运送车辆将老人们转送至镇里集中安置点。至此,21名老人自强降雨后终于结束了断路、断电的状态,在安置点静心休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