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家用防灾应急包》(GB/T 36750—2025)正式发布啦!
不少小伙伴跃跃欲试,琢磨着自己“手搓”一个应急包。
别急,先跟着小编来看看新版国标都有哪些升级亮点。
亮点一
按场景“精准备货”
针对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3种典型受灾场景,新版国标将应急包科学分为基础型和扩充型两种。
基础应急包配齐38种“保命神器”,像多功能手电筒、高频口哨、急救毯、应急逃生绳、应急饮用水、止血带、紧急联系卡等都在列,可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基本生存需求。
扩充应急包则针对洪涝灾害、火灾和地震地质灾害贴心推出了“定制款”。比如,洪涝灾害应急包额外配备雨衣、荧光棒、漂浮救生绳、长效蜡烛、救生衣/救生圈、洪涝应急手册等,自带防水、漂浮、反光等实用属性;火灾和地震应急包也各有专属装备,精准应对不同灾害场景。
亮点二
严把包体质量关
作为应急物品的“移动堡垒”,应急包体必须足够“抗造”!新版国标明确要求包体具备耐磨、耐腐蚀、防静电、抗撕裂、防水、抗跌落等硬核性能。
举个例子,应急包从1000mm高度自由落下后,应急物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得保持正常,不能有机械损伤,紧固件也不能松动,妥妥的质量保障!
亮点三
应急物品质量升级
应急场景往往伴随着高温、高湿、大风等特殊环境,对物品质量是极大考验。
就拿防水防风火柴来说,新版国标要求它在浸水24小时后仍能顺利擦燃,即便处于10m/s-15m/s的风速环境中,也得能擦燃并维持燃烧,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亮点四
新增智能Buff
新版国标实施后,应急包也迈入“智能时代”啦!
建议应急包加装定位、报警、环境监测等功能,提升实用性;还可以设置二维码,扫码就能轻松获取应急知识、逃生路线、应急物品使用教程等,简直是随身携带的“应急小百科”,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看完这些,是不是发现自己“手搓”一个符合新版国标要求的应急包还真有点难度?其实,直接购买合规产品更省心。
这里也给大家提个消费小提示:购买家用防灾应急包时,建议认准符合新版国标的产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标识、检验合格证明,千万别被“三无产品”坑了!要是发现问题产品,赶紧拨打12315、12345举报,咱们一起守护安全防线!
最后划重点
①
应急包别塞在柜子最深处
放在门口或客厅显眼的地方
确保拎起来就能用
②
每隔半年检查一次
及时换掉过期物品
让它时刻保持“待命状态”!
来源:北京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