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间救援纪实节目《听到请回答》第二季在腾讯新闻独家上线,节目首期聚焦城市内涝主题,由荷赛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陈杰和重庆市蓝天救援队荣誉队长、《谭谈交通》主持人谭乔作为探访嘉宾,带领观众直击模拟救援行动现场,沉浸式感受蓝天救援队在车辆遇险时的紧急救援过程,同时围绕救援、自救、城市防御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全方位展现如何共筑城市内涝救援的安全防线。
作为全国首档民间救援题材纪实节目,《听到请回答》第二季将呈现城市内涝救援、驾驶员昏迷后的“黄金四分钟”急救、高山悬崖救援雪豹科考人员等精彩内容,让更多观众跟随探访嘉宾的视角,深入了解救援力量,丰富自身防灾知识。
暴雨遇险,极限救援!蓝天救援队破窗救援模拟全纪实
暴雨倾盆的夜晚,一辆面包车在城市下穿道内被洪流围困,车主被困在车中无法动弹。蓝天救援队在接到上级指令后,备勤情况下3分钟内出发,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到达现场后,蓝天救援队通过无人机迅速勘查现场情况并采取紧急救援行动,在车门车窗都无法打开的情况下实施破窗救援,最终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这是在首期节目中呈现的城市内涝模拟救援行动,而在成功救出被困者并将其交给医疗救助人员后,蓝天救援队继续在现场展开二次排查、抽水、拖车等收尾工作,直至恢复正常交通。
蓝天救援队在日常训练中还会针对城市内涝灾害进行水域救援专项模拟训练,并且每一次救援行动后都会及时复盘,只为更好地守护民众的生命安全。回忆起2023年潼南728洪水中救助101岁军烈属的经历,重庆市渝中区蓝天救援队队长王庆仍然印象深刻,当时他就地取材,使用家中的木椅子将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
多年来,蓝天救援队不断进行装备、能力及训练方式迭代,从筹备队到正式队再到主力军,不计得失甚至不顾风险地救援每一位受困人员。谭乔说:“我们散是满天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聚是一团火,怀揣着不求任何回报去帮助他人的热情。”
危机关头,全面守护!多策并举筑造城市内涝安全防线
据统计,我国近62%的城市出现过内涝现象,且频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内涝不仅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以及基础设施毁损,严重干扰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日常生活;甚至容易造成溺水、坠落、触电等危险,极大威胁生命安全。
当城市内涝发生之时,不仅需要诸如蓝天救援队等救援力量及时守护生命安全,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灾害预案与应对能力,以及民众自身增强安全应急知识。探访嘉宾陈杰也提到:“三个体系多策并举,个人具备自救知识,防灾预案日趋完善,救援团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样对付灾害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为了提升自救常识普及度,蓝天救援队也在节目中积极开展面向大众的科普:“面对城市内涝灾害,民众应当快速远离危险地区,并且积极配合救援工作。当车辆被困在积水中,民众要迅速拨打110/119呼叫救援;如果车辆已经熄火,不要尝试再次启动;若水位上升缓慢且未到车门把手时,可以尝试用力开门。水流不急且水位上升过快时,可以迅速破窗逃生。水流急,则车内求助。”
谭乔在节目中表示:“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细节都要从安全角度出发,处处以人为本。”这与领克坚持的“全域安全+”理念不谋而合。
模拟救援实拍,救灾常识科普!《听到请回答》双管齐下守护生命安全
《听到请回答》第二季首期节目通过真实震撼的模拟救援过程,生动诠释了蓝天救援队的专业素养、奉献精神与救人信念。近年来,从汶川地震的废墟到新冠疫情的战场,从各地的洪涝灾害现场到山体滑坡的危机时刻……蓝天救援队在灾难的阴影中一次次逆行而上,秉持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用专业的救援行动守护着民众的生命安全。
《听到请回答》第二季意在持续探索关于生命、安全与生态平衡的课题,通过模拟+实拍“救援现场”,以更加身临其境的方式展现相关灾情的防灾减灾及避险科普,让观众深刻了解救援力量如何守护民众,同时深切懂得面对突发情况如何守护自己。
文 | 记者 龚卫锋
图 | 海报、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