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温波动比较大,食源性疾病、流感、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在开学季高发,广大儿童与家长应提高警惕,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
食源性疾病
夏秋交替之际,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期。食物若储存、加工不当,容易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儿童食用后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其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预防方法:儿童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一旦发现食物有腐败或者闻到异味,就不要继续食用了。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流感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儿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症状。
预防方法: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接触流感患儿和成年患者。经常开窗通风。增强抵抗力。
肠道传染病
秋季细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进而导致腹泻。患儿会出现稀水样大便,病程为一周左右,常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等部位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并发症。该病潜伏期3~5天。患儿会出现低热,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疼痛性水疱,手、足出现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等症状。少数患儿会在手臂或肛门附近出现疱疹。
预防方法:防止病从口入,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儿童衣物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消毒。
文: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科主任医师 李升炉
整理:健康报特约记者 杨正强
编辑:刘洋 杨真宇
校对: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