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和高擎机器人一起踢足球,感受人形机器人的稳定和灵活;观看灵童机器人“女团”表演,沉浸式体验多模态感知技术;等待150秒,请调酒大师 ROBOT BARTENDER 调制一杯科技范儿的鸡尾酒。
9月10至13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举行,其中科技展区已于10日开展,记者在现场看到,人机互动不是简单的指令与执行,已经开始了深度融合、协同共进。
今年的外滩大会设置了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吸引了近200家企业参展,超30项科技新品亮相。大会联合四大机器人展团——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机器人小镇”,邀请40家知名具身智能企业,包括青龙、智元、开普勒、傅利叶、卓益得、青心意创等本体公司,帕西尼、无限工坊、爱观视觉等上下游企业,展示人机共生的科技发展图景。
进入科技展览,迎宾接待的是来自松延动力的仿生机器。松延动力在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摘取了自由体操金牌、跳远项目双料冠军,作为全球首款突破30自由度的高仿生机器人,集成了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和人进行语音、表情、动作交流,科技感扑面而来。
具身智能堪称多模态技术的 “最强实战场”。蚂蚁集团旗下的具身智能公司灵波科技的R1机器人首次亮相外滩。这是一款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机器人,可多场景作业。现场展示的是“机器人厨师”,正在为观众烹饪四道菜品。该机器人具有多模态识别能力,能自动识别操作台上的各类食材和厨具,精准定位食材工具,从取菜、炒菜到清洁,全流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
在“机器人小镇”,来自四川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全新的“贡嘎一号”四代机。“贡嘎一号”是国内唯一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在现场,参观者给到一个简单的拿饮料的指令后,机器人能自主去餐桌拿饮料并给到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参观者,展示了很好的空间智能理解和行动能力。
在主题展区举行的AI科创赛表演赛——“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上,机器人翻表示越崎岖高地,操作电箱闸刀,安插火药雷管,甚至还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以表演赛的形式展现AI应用前景。
在医疗和康养领域,达摩院 “达医智影” 通过一次胸腹部平扫 CT 即可筛查 5 类癌症、预警 1 种急症并管理 4 种慢性病;而云上华佗超声辅助诊断系统能快速识别多部位细微病灶,助力各级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傅利叶智能康复港让参观者感受到科技对康复的助力,使用ArmMotus™ EMU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能模拟治疗师的手法,在三维空间内实现更轻便柔顺的上肢康复训练。复旦光华一号康复机器人聚焦养老护理场景,具备搀扶老人行走、协助起床等功能,并通过类脑启发算法实现喜、怒、哀、乐四种表情模拟,还能通过舌诊、面诊对参观者进行体质辨识。
(大会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