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恰逢“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石景山区科学技术协会走进八宝山街道永乐东小区北社区举办“认知症离我们有多远”为核心的科普活动,为社区居民编织了一张“家门口的脑健康防护网”,让科学守护记忆、乐享晚年的理念,走进每个人心里。
这次活动围绕“脑健康”这一核心需求,拆分成普法宣传、专家解惑、科技检测、义诊咨询四个暖心板块,每个环节都顺着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理解节奏设计,就是要让大家在熟悉的社区里,轻松学知识、放心做检测、安心问困惑。
活动一开始,普法宣传区的展板前就围满了居民。工作人员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科普法能帮我们获得哪些健康知识”“参与科学素质大赛能学到啥”这样的家常话,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意义讲透,还手把手教居民操作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答题。不少老年居民拿起手机试着答题,笑着说“原来学科学还能这么有意思”
紧接着,健康专家的讲座成了全场焦点。“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出门忘带钥匙,会不会担心自己得认知症?”专家一开口就拉近距离,随后用通俗的语言拆解认知症的成因——并非“老糊涂”那么简单,还详细讲解“经常忘事、说话说不清、走路爱摔跤”等早期信号,更给出“多和人聊天、每天吃点坚果、坚持散步”等实用预防方法。针对“得了认知症就没救了”的误区,专家举了好几个早干预后改善的例子,让在场居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最让老年居民眼前一亮的,是科技体验区的“康华心理健康机器人”。居民仅需对着机器镜头坐30秒、完成面部扫描,一份包含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压力值、睡眠质量等14项指标的报告就能生成。这种无感、快速的科技筛查方式令大家赞叹不已。
另一边的认知障碍咨询台和中医义诊台,同样人气十足。居民们排着队,把“最近总忘事怎么办”“晚上睡不着会不会影响脑子”“吃什么能护脑”等疑问一股脑提出来。专家们耐心倾听、仔细解答,还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比如提醒有高血压的居民控好血压,建议爱久坐的居民多出门散步,句句都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这场走进社区的银龄科普活动,传递的远不止实用知识。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了邻里距离,更让社区里的长辈在互动中感受到关怀,为晚年生活添了份充实与热闹。
未来,石景山区科协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把更多实用、贴心的科普活动带进社区、送到居民身边,用科学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让崇尚科学的新风尚吹遍辖区每个角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吴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