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23年凯里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凯里市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2023年,凯里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较2022年同期提高0.89个百分点。5个国控省控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为100%,辖区主要河流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水体水质要求。土壤、噪声和辐射等其他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安全总体稳定可控,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创建生态文明乡镇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州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文明村4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州级36个。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3年,凯里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开展预警预报、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和污染源排查分析工作,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积极推进扬尘整治、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车辆尾气治理、重点大气排放企业环境监管、餐饮油烟整治等工作。贵州凯里瑞安建材有限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预计实现颗粒物年减排34.56吨,NOx(氮氧化物)年减排604.80吨。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督促落实水源地问题整治整改。稳步推进清水江(下司至火车站段)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的创建,完成凯里市清水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核查、监测和溯源,完成建成区内金井河小河巷至万豪酒店后侧及白午生态移民城下游溪沟黑臭水体整治,加快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加强重点废水排放企业环境监管,开展鱼洞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积极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全市17座水库、32条河流安排县级河长31名、镇级河长40名、村级河长272名。
深入推进建设用地及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完成9块重点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完成贵州铝业赤泥母液综合利用项目和贵州欧玛陶瓷生活垃圾焚烧灰飞综合利用改造提升项目的建设,并投入运行;同时,通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场评估考核方式,持续推进辖区内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涉危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2023年,开展湾水镇翁当村、炉山镇村洛棉村、湾溪街道岩头河四五六组、龙场镇虎庄村、白果井街道薅支坪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申报工作。计划在2024年5月前采用无动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完成392户污水收集净化处理,新建无动力分散式处理设备155套,生态沟210m,12m³和20m³养殖废水综合利用池各1座,污水收集管网3980.85米。
严格专项执法监督管理
排查、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实施行政处罚17件,共处罚款53.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4件,强制执行1件。
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的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023年,发现生态环境突出问题39个,完成整改39个,整改率100%;打非治违排查发现隐患65个,完成61个,整改率93.8%。
抓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办理,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收到“12345”环保热线投诉、12369环保微信平台等转办信访案件办结率100%。
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2023年,完成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州人民医院等66家Ⅱ类、Ⅲ类及以上射线装置和放射源利用单位现场检查;完成2022年度58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年度辐射安全评估。
积极开展各类监测工作,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完成鱼洞河流域4个点位水质监测任务,完成凯里市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完成全市重点企业执法监测39家,对凯里市辖区7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开展帮扶指导工作。
着力推进环保督察整改。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以来,按照上级督察反馈意见,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总体方案和各专项整改实施方案,强力推动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涉及凯里市的问题整改和办结信访件完成率分别为89.42%、99.78%。
鱼洞河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经中期评估,截至2022年7月,鱼洞河流域内污染点由2017年的27个减少到2022年的12个,治理率55.55%;污染水量从2017年的6392.69m³/h减少到2022年的1999.75m³/h,减少量达68.71%;鱼洞河出境水体铁离子含量由2017的132.50mg/L降低到9.11mg/L,减少量达93.12%;锰离子含量由2017年的0.90mg/L降低到0.339mg/L,减少量达62.33%;硫酸盐含量由2017年的713.31mg/L降低到230.54mg/L,减少量67.68%;污染河道长度由2017年的46.6km,减少到10km,治理率达78.5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编辑 欧阳章杰
二审 钱仕豪
三审 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