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微“首都网警”通报3起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网民关某某为博取关注、吸引流量,在某平台上发布“北京市今年五环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谣言,引发网民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对关某某进行批评教育。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去三天内,已有重庆、广东、北京、吉林4省市公布了多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利用AI造谣、编造虚假警情,作案人均已被处理
广东网警一次性通报了10起典型案例,持续保持对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严打高压态势,全力整治网络乱象。
清远网民吴某某为吸引流量,增加关注度,故意编造“八台车连撞基本上全是女司机”的虚假文字视频信息,并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公开发布。该谣言信息引发网友关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予以行政罚款的处罚。
汕头网民林某某为报复女友郭某某与其分手,编造“郭某某自己有老公、到处和情人秀恩爱”等虚假信息,并附上郭某某的裸照及聊天记录发布到微信群,实施网暴。相关信息引发网民热议、转发,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吉林网警通报的4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均与编造虚假警情有关。
1月25日,吉林长春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网民赵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编造发布多条:“涉黑组织头目与政府人员相互勾结”“涉黑组织头目相互勾联并进行生意往来”虚假信息。经查,网民赵某为博取流量,编造虚假信息,涉嫌编造、传播谣言,网安民警已对赵某进行批评教育。
重庆网警通报的5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件中,有两起与AI技术有关。
2023年12月22日,奉节县人王某(男,51岁)得知网络平台可以用AI技术自动创作文章,并根据阅读、评论、转发数量等赚取更多流量后,为获取更多网友关注增加粉丝,王某利用AI软件编造“某地一煤矿发生事故已致12人遇难”的帖文,引发网民点赞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奉节县公安局已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处罚。
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以来,已有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江西、湖北、江苏、新疆、辽宁、上海、山西、安徽、福建、西藏、宁夏、山东、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东、重庆、北京等省级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密集通报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部分省市已通报不止一批。
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剑指“新的恶性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暴力”“打击网络谣言”成为各地通报中的高频词。各省市网警的密集通报,有一个共同背景。
去年12月22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当月起,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提出四项举措,其中专门提出,要以 “打团伙、打链条、打生态,挖幕后、挖金主、挖资产”为原则,彻底穿透行业运行生态;探索完善网络谣言打击查处、辟谣宣传、综合整治等全流程处置工作模式,提升综合打击整治能力,推动网络舆论生态长效综合治理。
此前,全国公安机关依托“净网2023”专项行动,将网络谣言作为重点打击整治的“网络乱象”之一,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的线索,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炮制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重拳打击编造虚假警情、疫情、险情、灾情等违法犯罪活动。
去年4月至7月,针对热点事件中网络谣言高发等突出问题,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期间,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名,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公安部新闻发布会表示,经过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网络谣言难以止息,近期更是出现了新的恶性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
为此,公安部党委决定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打防管控一体推进,持续加大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打击力度。
去年的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行动中,累计曝光典型案例2000余起。2024年,公安机关将依托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持续开展辟谣宣传和普法教育。广大网民向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积极举报网络谣言活动线索。如公民自身合法权益受到网络谣言侵害,要第一时间留存相关证据,可向平台投诉举报阻断谣言传播扩散,也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极目新闻综合公安部网安局官微、各地网警官微
(来源:极目新闻)
上一篇:抢票软件显示有余票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