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对一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拒不如实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周某予以司法拘留,坚决捍卫法律权威。
据了解,2018年前后,周某多次从王某处购买饲料,后未按约支付货款。王某将其诉至法院,2021年6月,经法院调解,周某分期支付王某货款30万元。调解生效后,周某依然不履行还款义务,王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疑点
执行立案后,法院在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准备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竟发现被执行人周某身份信息一直未通过核验,无法查询周某名下银行账户等信息。承办干警许嘉明推测,周某之前可能改过名字,用现在的身份信息查询不到相关银行账户。恰逢此时,申请人王某在周某老家滨海县发现了周某行踪。许嘉明决定立刻赶往滨海县。
当晚8点,许嘉明一行到达滨海县城后,立刻与申请人联系,确定被执行人出现的地点。次日一早,执行干警兵分两路,一路在周某曾出现的地方蹲守,一路前往户籍中心调查周某的曾用名情况。最终,干警找到了被执行人,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也查询到周某之前的曾用名情况。
再起波澜
回到法院后,执行干警随即调查周某的财产情况,要求其申报个人财产信息。经了解,周某在改名之前用当时的名字开设了银行账户,改名之后并没有去银行变更信息,从而导致网络查控系统无法准确查清其银行账户信息。
“我名下没房没车没存款,之前做水产养殖生意亏了几百万,我想还钱,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周某向干警哭诉。执行干警依法查看周某名下微信、支付宝收支情况,发现其微信账户近几年年度收支仅几万元时,似与其所述相符。但执行干警转念一想,这收支情况与其之前的生意规模明显不符,便询问周某是否还有其他微信号。周某否认,执行干警尝试点击微信设置里的“切换账号”,赫然发现周某拥有第二个微信号,虽然微信余额不足200元,但仅1月份账户就支出10万元之多!这也就意味着,周某并未向法院如实申报个人财产情况。
司法拘留
随后,执行干警严厉批评周某逃避执行,不如实申报财产的行为,再次阐述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的法律后果,敦促其履行还款义务。然而周某仍拒绝履行还款义务,法院遂决定依法拘留其15天。(赵贤、孔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