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由来、写福字、做灯笼、抽福袋……近日,河北安国“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大年”主题活动走进该市大五女镇,邀请返乡优秀大学生为30余名学生上“新春第一课”。
青年志愿者宋腾傲为学生讲解福字的来历(李青默 摄)
“‘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新年贴‘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灯笼的‘灯’字则与‘丁’谐音,寓意人丁兴旺,表达了人们对‘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期盼。”活动中,青年志愿者宋腾傲为孩子们讲解了新年贴“福”、元宵挂灯赏灯的由来和含义,并拿出精心准备的毛笔、纸张,带领学生们写福字、做龙灯、抽“盲盒”,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宋腾傲指导学生做灯笼(李青默 摄)
宋腾傲指导学生写福字(李青默 摄)
据了解,宋腾傲因儿时意外失去左臂,但他并未因此自暴自弃,而是刻苦读书,考上大学,两次支教新疆,把自身所学挥洒在祖国西部。他用自身经历教会了孩子们坚强乐观、拼搏向上,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讲述,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安国市大五女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寒表示。
宋腾傲为学生送上新年礼品(李青默 摄)
近年来,安国市注重道德先锋模范培树,用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通过事迹展播、举办发布会、拍摄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事例,推动城乡基层广泛形成你追我赶共建精神家园、群众见贤思齐提升道德水准、全社会崇德向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生动局面。2023年以来,该市已评选出文明市民67人,道德模范15人,文明家庭10户,新时代好少年42人,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李青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