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长江长效新模式 安全平稳新发展
大众网记者 耿晓月 青岛报道
抓安全,促发展,面对体量庞大的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局面,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始终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牢固信念,围绕街道“大安全、大应急”的工作大局,从细微处抓安全,有针对性抓安全,稳定方向抓安全。自2023年起,长江路街道制定并印发《长江路街道各科室(部门)、驻街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分工》(青西长发[2023]56号)、《“九小场所”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工作实施方案》(青西长发[2023]60号),街道安委办制定《长江路街道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青西长安办[2023]40号)、《长江路街道武夷山农贸市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青西长安办〔2023〕69号)等22个安全专项工作行动,通过“三四二”工作模式,搭载“月季”开好双轨安全号,全力以赴下好先手棋。
长江路街道目前共有九小场所6594家,为更好掌握九小场所安全动态,长江路街道探索实施“三四二”工作模式:以社区、行业、服务外包的三方安全力量,全年按季度开展四轮安全起底式大检查,每年开展两次联合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行业部门的联合安全行动。“月季”是指:每月更新一轮九小场所安全生产隐患台账,每季度更新一次九小场所信息台账,两本台账分别编号并进行分类管理。通过两手抓安全源头管理,让长江路“九小”号列车在安全轨道上行稳致远。
九小场所的安全稳定与街道整体安全形势挂钩,长江路街道在应急消防演练、安全科普宣传、设施设备投入上都下足了功夫。2023年,长江路街道安委办围绕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消防单位等,印制了五批次共计十万份安全宣传材料进行下发,召开各单位安全相关会议21次,启动各类安全专项工作22项,开设“长江话安全”栏目进行安全科普宣传。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中,街道免费为使用燃煤取暖的住户、门头网点发放并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524个,各社区开展相关应急安全演练及安全知识讲座40余次,为全方位覆盖街道安全建立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街道配有安全巡查中队8支,每年投入百余万元进行队伍培训、物资更新等,在配合各社区对九小场所开展日常巡查、节假日检查及其他相关安全工作中,日均出动数十余人次,月均排查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千余条,在切实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标上织牢织密“安全防护网”。
长江路街道一直坚持将各类安全工作跨前一步,形成交叉,不留空档,在推进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工作时,同步结合各安全专项行动,齐头并进。一是重视消防安全,提升“四个能力”。围绕提高发现消防隐患、组织初期火情扑救、迅速疏散逃生、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四个能力”,在对九小场所进行检查时同步发放相关安全生产的明白纸、手册等物品,提醒广大群众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强化底线思维,提升应急能力。全街40个社区设置配备了微型消防站,各站每年均开展至少一次应急消防演练,邀请辖区居民、物业、各经营单位共同参与,同时成立各社区的九小场所安全工作群,及时将典型案例进行传达,加深各应急人员对灾情事前判断的敏感度,提升群众发现身边灾情隐患的能力;三是深化预警防范,提升保障能力。街道有“29+1”项应急预案,18个社区有专项转移避险和集中安置生活保障工作方案,为突发事件处置及善后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据。
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是长江路街道开展各类工作的基准,下一步,长江路街道将继续全力做好九小场所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街道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