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游客夜间滞留山上数小时,“老人小孩冻得直哆嗦”,这样的画面“寒气逼人”。
据上游新闻12月18日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湖南衡阳南岳衡山景区发生了上千名游客夜晚滞留情况,有游客滞留长达5小时,引发关注。17日,衡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表示,16日晚滞留的游客已经下山,没有游客因此受伤。
南岳衡山景区游客滞留(图源网络)
游客滞留的案例并不少,但这一次尤其让人心酸。尽管没有人受伤,但许多游客为了乘车下山,在寒冷的夜里足足排队三四个小时,还有不少游客最后无奈退票、步行下山。他们的身心经受了怎样的考验,让人不忍想象。
为何会发生滞留?景区称,系人流量太大,上下山交通拥堵造成,后续已对门票预约进行了限制。这样的回应,丝毫体现不出景区的自我反思,反倒把问题简单归咎于客流量大,这不仅是景区管理的失职,更是对游客的“背刺”。
近日因雨雪天气,南岳衡山的雾凇雪景壮美,因此前往的游客众多,这是事实。然而,控制游客数量在景区承载量之内,是任何一个景区的基本职责,也是景区保障游客体验、保护景区资源的必要前提。可遗憾的是,涉事景区在客流预警、人车分流、事后应对等方面,都展现出与其自身知名度不匹配的管理水平。
景区对于客流高峰应当具有预见性。要做到对游客数量心中有数,完全可以通过提前一日预约、并限制当日预约量来实现,确保留有一定的“喘息”空间。而涉事景区直到事发当日临近中午时分,才暂停预约当日门票,而彼时预约人数已经接近了景区单日最大承载量。面对极端天气,这样的游览预约机制本身就存在风险。
16日事发后,次日景区在已停止线上预约的情况下,仍然不能确定游客人数,且无法预计是否会再次出现滞留。这更加透露出景区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弱,且反思整改不到位,又怎能让游客对景区产生信任?
对于高峰时期的人车分流,景区也应提前安排引导。16日下午游客集中下山时,就是由于人车未分流,导致交通堵塞,后来在景区、交警等多部门到现场疏通引导后,才又恢复通行。山上路面湿滑,人和车辆又混在一起,其中的安全隐患令人后怕。
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禁怀疑,景区是没有应急预案,还是相关预案仅是摆设?工作人员表示,“景区有事先预告、现场广播播报,实时人工提醒,到点人工劝说游客下午及时下山。”如果景区的应急处理只是提醒劝说,那出现游客滞留恐怕是必然。
记者调查发现,2020年末及2023年初,涉事景区就曾出现过大量游客滞留现象。而类似事件一再发生,景区难道不应该深刻反省并彻查整改吗?此次事件再次充分暴露了涉事景区的管理之殇,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漏洞。
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涉事景区必须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千万别再因为一场大雪乱了分寸,更伤了游客的心。
来源:正观新闻
上一篇:第一批救援物资正紧急调往灾区
下一篇:冬季防护 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