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野鸽子”的斑鸠,中国随处可见,为何很少看到斑鸠巢穴?
创始人
2024-05-11 09:57:54
0

原标题:被称为“野鸽子”的斑鸠,中国随处可见,为何很少看到斑鸠巢穴?

斑鸠可以说是和麻雀一样随处可见的鸟类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经常可以在林间、草地、树上、地里看到斑鸠的身影,很多人都会把它误认为是鸽子。

然而,这么常见的鸟,为何我们却很少看到它们的巢穴呢?这么随处生存的斑鸠,为何古代视为美味,现在却不可食用呢?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秘密?

斑鸠的筑巢技术究竟有多烂?

斑鸠的筑巢手法可谓是烂到家了,它们往往只需随手拾取几根树枝或草叶,就可以在树上搭成一个简易的鸟巢,这种“敷衍”的筑巢方式,与人们对它的印象形成了强烈对比。

我们经常会听到“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因此误以为斑鸠是个不劳而获的“寄生鸟”,喜欢占用别的鸟巢。但事实上,这个成语指的鸟应该是杜鹃,而非斑鸠。

杜鹃鸟才是真正的“寄生鸟”,它们有一夫多妻的繁殖习性,一只雄杜鹃可以与多个雌鸟交配,但又不太负责养育后代。

于是,这些雌杜鹃就经常趁其他小鸟如喜鹊外出觅食时,偷偷在它们巢里下蛋,甚至还会用力把原主人的鸟蛋踢出巢外,腾出位置给自己的蛋。

等那对喜鹊夫妇回巢时,只能狼狈地发现家里多了几个陌生的大蛋,还失去了本来的小蛋。

为了不让辛辛苦苦建好的巢就此荒废,它们只能勉强收留这些外来的杜鹃蛋,然后孵化出小杜鹃后,辛勤地喂养这些个养子女。

而相比之下,斑鸠虽然也不太会筑巢,但它们从不会占据其他鸟类的鸟巢生活。

每年到了春天繁殖季节,为了让自己的后代有个出生的地方,斑鸠才会在树枝上随意搭一个巢穴。

这种巢十分简陋,只要几根树枝、些许草叶和藤条就可以完成,甚至无法真正遮风挡雨。网友形容它就像“瘦马配细鞍”,简直已经“敷衍”到了极致。

然而,就这样的稻草小屋,斑鸠却能安然居住,成功孵化和哺育后代。这令不少人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斑鸠可以忍受如此简陋的巢穴呢?原因在于它强大的繁殖能力。

此外,斑鸠天生抵抗力强,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且不挑食,吃的食物种类极广,从植物种子到昆虫、田间谷物,甚至人类的抛弃食物残渣,它们都可以吃下去。

那斑鸠为何要每年生这么多小斑鸠呢?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巢实在太容易被掠食者发现。

每次繁殖结束后,斑鸠就会离开这个暂时的巢穴,在野外四处游荡觅食,直到下一年春天才会重新选择场所搭建新巢。

这样一来,巢的位置就会频繁变动,不会固定在同一个地方,可以有效避免被老鼠、蛇等掠食者发现并啃食鸟蛋。

另外,随着人类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公共建筑也为斑鸠的巢穴选择提供了更多保护。

城市中的阳台、窗台、栏杆等地方,都成了斑鸠最喜爱的筑巢点,这些地方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小斑鸠也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还有些斑鸠巧妙地利用了人类搭建的设施,比如烟囱、蒙皮房顶等处,这些地方为它们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简言之,斑鸠的巢做得非常敷衍简陋,但这恰恰契合了它们频繁移动巢位的生活习性。再加上其强大的繁殖能力作为支持,让斑鸠即使只住在稻草窝,也能在各类环境下快速扩散。

当然,过于简陋的巢穴对幼小的斑鸠雏鸟来说也存在一定风险。当遭遇大风、暴雨时,这些简陋的巢极易被吹垮,小斑鸠也可能会直接从高处跌落,小生命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不过斑鸠父母通常会选择较粗壮的大树枝来搭建巢穴,或选择较为隐蔽的树冠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巢被吹塌的机率。

而且即使偶尔有几只不幸跌落的斑鸠雏鸟,也难以对整体数量造成太大影响。毕竟以斑鸠的高生育率,每个父母每年都可以产下数只小斑鸠,单靠数量优势就可轻易填补偶发的损失。

斑鸠的巢穴建造可以说敷衍至极,但这种懒散的筑巢方式,恰好契合了它们频繁迁移巢位的生活习性。

靠着强大的生育能力为后盾,就算是简陋的稻草窝,对斑鸠种群数量的增长也没造成太大阻碍。从生存进化的角度看,这种“敷衍”的筑巢技巧,反而是斑鸠的一大生存秘诀。

斑鸠:真实的鸟类,跟传说不同

斑鸠,一种体型圆润,上身以灰褐色为主,后背到尾巴呈现蓝灰色的鸟类,它们常被称为野鸽子,因为其叫声与鸽子极为相似,都是单调低沉的“咕咕”声。

飞翔时,斑鸠也与鸽子极为相像,最爱滑翔。

斑鸠栖息地广泛,不论山地还是平原,都可见它们的身影。它们以高粱、水稻等农作物的谷粒,以及果实、昆虫等为食,性情警惕,一有异动就“咕咕”叫个不停。

繁殖期时,斑鸠会筑巢,它们的巢穴在3-7米高的树上,也有搭在10多米高树梢的。

巢穴比较简陋,就是几根树枝松散地交叉搭在一起,外径约50厘米,内径仅10厘米左右。巢穴简单,但对斑鸠来说已足够,因为它们注重实用而非外观。

斑鸠6个月性成熟,10个月进入繁殖期。一对斑鸠可生育多年,每年下蛋高达2-3窝,每窝包含2-4枚蛋,个别高产鸟可达10窝蛋。

父母鸟孵化周期18天,双方轮流孵蛋,轮流喂食刚出壳的雏鸟。

斑鸠的巢穴简单,并不代表它们是懒惰的父母。斑鸠父母非常恩爱,采取一夫一妻制,双方都尽心照顾后代,斑鸠父母会耐心地孵化蛋、觅食喂养雏鸟,可以说是模范家长。

斑鸠虽不善筑巢,但它们对人类也颇有益处。斑鸠能吃掉许多农田害虫,还可帮助传粉。如果我们正确看待斑鸠,与它们友好相处,让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在都市中得以延续那该多好。

斑鸠究竟有没有毒?

关于斑鸠是否有毒,民间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这其中不乏夸大其词的传闻,也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予以澄清。综合种种迹象看,斑鸠被认为有毒可能存在一定误解。

斑鸠之被认为有毒,最初的原因可能是古人将其与“饮鸩止渴”中的“鸩”字相混淆。

“鸩”在古籍中被描述为一种极毒的鸟类,然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而“鸠”则正是斑鸠的谐音字,由于两字形似,古人或许一时疏忽,就此打上了“有毒”的标签。

此外,古代医药不发达,许多疾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明确。

当时的人食用野生斑鸠后染病,疾病的症状可能与食物中毒相似,因此古人或许将疾病的起因简单归结为吃了“有毒”的斑鸠肉。

其实,更可能的原因是斑鸠体内的寄生虫等病菌感染了人类。

为了弄清斑鸠的“毒”是否纯属传说,现代动物学家对斑鸠进行了详细的解剖研究。结果发现,斑鸠体内并无任何毒腺或能产生毒素的组织,其肉和内脏也无明显毒性。

可以明确地说,斑鸠本身不具备产生毒素的能力,不存在所谓的“斑鸠毒”。尽管如此,食用野生斑鸠仍存在一定危险。

作为野生动物,斑鸠的活动范围广泛,可能会接触各种病原体,体表和体内也容易寄生虫。这些病菌寄生虫进入人体可能导致疾病,也可能是古人认为斑鸠有毒的原因。

此外,斑鸠广泛的食性也会对其体内残留较多农药或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不是斑鸠自身产生,但饮食斑鸠肉也可能导致中毒。

所谓斑鸠的“毒”,其实是来源广泛的外在因素造成,而非斑鸠本身的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斑鸠为三有保护动物。猎捕野生斑鸠既可能导致生态问题,也属于违法行为,2019年就曾有三人非法捕食野生斑鸠而被罚款2万多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潍坊青州:织密野生动物 安全防... 潍坊青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监管与宣传并重,聚焦重点领域,压实监管责任,多措并举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信利半导体取得测试板的过压防护...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测试板的过压...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方明药... 大众网记者 邵钰 通讯员 魏小利 东明报道 根据《东明县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
辉林科技取得电梯用监控设备的防...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辉林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梯用...
上海金茂建筑装饰取得异形玻璃运...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金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异...
双牌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 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讯(通讯员 赵李明)7月10日下午,双牌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全县应急...
云南紧急下达9500万元应急救... 中新网昆明7月12日电 (记者 缪超)记者12日从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云南紧急下达9500万元应急...
南京维攀微电子取得半导体静电防...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维攀微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半导体静...
深圳公益救援队成员获记功奖励!... 7月12日,应急管理部发文指出,决定对在赴缅甸开展地震国际救援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55名同志和3个集...
鹏杰建材取得电气安装线排结构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鹏杰建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气安...
奇点安防取得电子门锁装置及柜门...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奇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子...
新华鲜报|第60项!“西夏陵”... 塞纳河畔,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再迎“高光时刻”。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印度空难调查报告细节公布:飞机... 据新华社报道,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就一个月前印度航空客机坠毁事故发布初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涉事...
吕梁:消防安全“敲门行动” 为有效改善村(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形势,吕梁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坚持细分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营造“接...
江西赣州:半挂车从山坡滚落至马... 央视网消息7月10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横水镇茶亭坳隧道口附近,一辆半挂车在行驶过程中从山坡滚落至马...
宁夏圣泰环保取得带防护结构防腐...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夏圣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
湖人和詹姆斯预计2026年春天... 北京时间7月12日消息,来自ESPN记者拉蒙娜-谢尔伯恩和布莱恩-文霍斯特的联合报道称,消息灵通人士...
陈毅炜:时刻处于“应急”状态 时刻处于“应急”状态 ——记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陈毅炜 陈毅炜(右)与部门同事就所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