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海域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期即将结束,8月26日,2025山东(威海)商渔船海上综合应急演习在威海石岛港附近海域成功举办,是我国北方近年来首次开展的商渔船碰撞“多险并发”应急处置综合水上演习。
演习模拟一艘油船与渔船发生碰撞,导致渔船起火并伴有人员落水和油船破损溢油。海事、海洋发展、专业救助、医疗以及社会救助力量协同展开应急救助,共出动15艘船艇、1架专业救助直升机、1架大型海事无人机、海上溢油应急防控处置装备、渔船自动灭火装置等20余台(套)尖端装备及190余名人员参与应急处置。
“海上综合应急演习正式开始!”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上午10时许,山东(威海)商渔船海上综合应急演习拉开帷幕。本次演习演练了海上交通管制、应急通信、海上人命救助、海上消防应急处置、溢油监视监测、海上过驳、海上溢油围控清除、渔船失火应急处置、渔船有毒气体超标应急处置等9个科目。首次检验了“多险并发”复杂局面下,“省-市-县”三级联动以及“海事+海洋发展+医疗”多部门协作和“灾情预警—立体救援—污染处置”全链条应急处置模式。专业救助直升机和海事大型无人机在人命救助的协同配合,保暖定位救生衣、无人救助艇、应急卸载泵、自浮式收油机等装备在紧急情况下的作用也在本次演习中得到验证。
当天,威海还同步启动了山东省首个“商渔共治”示范区建设,海事、海洋、交通、海警、气象等多部门开展合作共建,聚焦协同共治和商船、渔船两端,以“商渔船协同共治机制更加完善、监管执法更加有力、风险管控更加有效、系统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为目标,构建协同共治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协同,推进风险隐患共治,系统提升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据介绍,威海海域每年有14万余艘次商船和60万艘次渔船航行作业,是我国海上商渔船交通流最为密集复杂的海域之一,商渔船碰撞险情事故也是威胁海上安全最大的风险隐患,建设“商渔共治”示范区,推动海上多元协同共治,通过“建立制度+实践检验”,努力破解商渔船“航行难、监管难、协同难”等痛点问题,切实为海上交通运输和渔业生产作业筑牢安全屏障。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 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