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20吗?我们这边有十多位老人午餐后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还有两人意识模糊……”12月25日,南京市秦淮区举办了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演练活动。本次应急演练模拟发生在养老院的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涵盖报告、进展、调查、处置、舆情应对、终止、后续处置等全过程。
图为演练现场
演练》》》
午餐后有老人身体不适
演练现场,在联系120后,养老院负责人立即向秦淮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进行了汇报。很快,秦淮区市场监管、民政、公安、疾控中心等各部门工作人员到达养老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联合检查中判断,造成此次事件的疑似原因为木耳泡发时间过长。随后,秦淮区启动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响应,并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和预案要求,成立了事故调查组、事故处理组、医疗救治组等8个工作组,进行全面调查处置。
干木耳泡发时间过长产生毒素
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食堂留样的木耳和未经泡发的原料干木耳进行对比检测,在木耳的留样中检出了一种名为“米酵菌酸”的毒素。据悉,干木耳泡发超过4个小时后,就会产生名叫“椰毒假单胞菌”的一种细菌,并会进一步产生“米酵菌酸”致病毒素。
最终,根据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本次事件为一起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突发事故。与此同时,经过全力救治,此次食品安全事故中的病患也全部康复出院。
幕后》》》
推动建立高效应急处置体系
此次演练由秦淮区人民政府、秦淮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秦淮区民政局承办。演练聚焦老年群体,立足实战演练,对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全流程处置进行了模拟,具体包括:事件通报、调查处置、分级响应、舆情应对、原因排查、响应终止和后续处置等六个科目。
与此同时,协同联动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疾控中心、公安分局、区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检验区政府各部门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协同配合、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建立运行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强化全区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水平及反应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集中供餐单位“打样板”
本次演练还邀请了秦淮区辖区内的36家养老机构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现场观摩,旨在进一步增强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秦淮区市场监管局还将牵头整理制作应急处置教学片,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处置流程和模板,为全区集中供餐单位,特别是养老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借鉴。 通讯员 姚雪彤 黄莺 田林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