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津县在20户以上且相对集中点安装应急广播,大力推进县、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四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配套应急广播终端,实现纵向与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横向与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互联互通。让应急广播真正成为了党委政府的“喉舌”和“腿脚”,成为了老百姓的“饭搭子”“话搭子”“农活搭子”……
村村响、按时响、优质响
每天中午12点,全县1675个应急广播终端“整齐发声”,其内容有盐津特有的花山节文艺节目举办情况,“文明课堂小知识”“普法小课堂”“二十大时光”“安全教育”……无论是在偏远山区还是密集居住区,全县广大群众都能第一时间快速接收“第一手”信息。据悉,盐津县根据独特地理特点,精心规划并建设覆盖全县的应急广播系统,构建“县平台+乡(镇)平台+村(社区)平台+终端”的应急广播网络,让小广播、大喇叭,成为“多面手 ”。
愿意听、主动听、习惯听
当下,盐津县应急广播融合政策宣传、文化教育、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景和不同人群的需求,制作多样化、个性化的应急广播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增加广播内容的可听性和吸引力,成了全县老百姓的“定制化服务”,如针对农业生产区域,可以播放农业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信息;针对旅游区域,可以播放旅游安全提示、景点介绍等信息,同时每季度向各村(社区)群众征集播放内容,让群众切身体会到“我的声音我做主”。不仅如此,每天按时响起的音乐、戏曲、故事等内容,还成为了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获取外界信息留守老人的“情感陪伴”,听应急广播播报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喊得出、看得到、管得住
应急广播的建成使用,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带来了便利,利用应急广播“喊话”为村干部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日常应急广播播出中,全县确保每天中午12点播出1次,每次播出半小时,下午6点由市平台统一播出,并在播出时详细登记播放台账,保证播出内容有迹可循,为日后监督与评估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同时为确保应急广播关键时刻用得上、用得好、用出效果,盐津县从“建好、管好、用好、融好”四个方面拓展应急广播融合应用,建立以村(社区)总支书记和村级2名管理员组成的应急广播管理队伍,用乡(镇)、村(社区)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镇、村两级在维护与管理中各司其职,形成高效工作合力。
来源综合:盐津县委宣传部 朱朝艳
编辑发布:西部移动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