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守护矿山安全的“眼睛”
技能竞赛,赛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综合素质。在第23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中,他取得了矿井安全仪器监测工铜奖的好成绩。他就是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监测监控站副队长李鹏科。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鹏科一直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工作,多次荣获矿“劳动模范”“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创新标兵”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李鹏科追逐梦想的过程,更是人生一次又一次蜕变的过程,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奉献和拼搏。
2013年,李鹏科作为技术人才调入古城煤矿,成为该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尖兵。当时,古城煤矿正处于基建时期,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存在性能差、种类多、案涉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他立足现场,通过对现场进行实际勘察,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参与制订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作为一名监控人,我深知安全监控系统既是预防瓦斯超限和防范瓦斯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矿井最重要的预警机制及调度管理决策信息通道。”多年从事矿井安全监控工作的李鹏科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2014年,李鹏科作为监控系统的技术系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开始对全矿监控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紧紧围绕工作计划和进度,努力克服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终于使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稳定运行,保证了安全生产。
近年来,为了给职工提供更宽广的成长成才平台,古城煤矿积极整合全矿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资源,聚合全矿百余名技术能手打造了以创新中心和实验室为主的“众创空间”,持续打通创意采集、课题立项、团队攻坚、推广应用的创新工作链条,让更多职工实现从“工”到“匠”的质变。李鹏科就是其中的一员。
“对于现在的成绩我并不满意,我还有进步空间。”面对赞许,李鹏科这样说。
2019年,该矿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李鹏科在缺乏厂家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钻研资料,大胆创新,和工友们一起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他们对监测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使矿井每个回采工作面监控系统可节约用线6000米左右,每个工作面可节约材料成本约5万元。该项创新取得该矿当年技术创新三等奖。
为激发职工学业务、提技能的兴趣,李鹏科组织开展“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故障分享”等活动,让职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此外,李鹏科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对监测设备理论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手把手地教职工拆装检修、判断故障,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和判断处理故障的能力,激发了大家学技术、练本领、比干劲的工作热情。截至2023年5月,监测监控站27名职工中有15人获得技能鉴定等级技师资格,其中7人获得高级工资格、两人获得中级工资格。
(山西工人报首席记者司雁 通讯员郭宇辰)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