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柏方朔
“快,马上凿穿了,准备担架,时刻注意安全!”在狭小的通道里,济南消防参演队员正抱着冲击钻与水泥墙“死磕硬碰”,指挥员张其峰边指挥边不厌其烦地提醒队员注意安全。
这是5月7日至9日,在东营进行的“使命召唤·齐鲁砺剑-2025”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演练现场,济南消防正在进行狭小空间横向破拆科目。
此前,张其峰所在的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指令,一居民楼发生倒塌,有人员“被困”一楼废墟内,急需救援,由于通道堵塞,现场需要通过由水泥管道模拟的狭小空间进入,开展营救作业。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救援行动受限……“我在里面头都抬不起来。”参演队员孙文强出来后发出这一感慨。
作为指挥员,张其峰全神贯注,时刻观察队员状态,安排人员轮换,同时科学指挥队员使用冲击钻、往复锯、砂轮锯等工具逐点对坑道混凝土进行破拆、利用剪切工具对障碍物“洗衣机”进行切割,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生命通道”顺利打通。
张其峰联合队员与卫勤保障人员立即穿越通道,对被困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至此,演练科目顺利、安全完成,张其峰心里那道紧绷的弦也松了松。
这已是他第8次出现在地震救援实战演练的现场。
自2004年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张其峰的职业生涯就与“急难险重”紧密相连。汶川地震中,张其峰和队友们在都江堰日夜搜寻被困群众;在玉树地震的废墟中连续奋战。翻开他的救援日志:利奇马台风期间全力营救被困群众、涿州抗洪时利用舟艇多次往返救援……4000余次出警记录背后,是2000多个鲜活生命的希望。
演练科目结束后,张其峰仍在反复检查救援工具观察演练现场,和队友进行复盘总结,随时准备进行下一场“救援”。“每一次演练都是真实战场的预演,”他擦拭着带有岁月痕迹的头盔,目光掠过远处模拟废墟上飘扬的队旗。
张其峰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11次获得嘉奖,正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橙色战衣上书写新时代应急救援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