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集团铁路年货运量突破1亿吨系列报道——安全保障篇
铁路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深入贯彻交通强省重大战略,大力推进省内地方铁路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能力建设,全力保障沿线企业的大宗货物运输畅通,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今天,山东高速集团官微继续推出系列报道,聚焦铁路板块年货运量突破1亿吨,展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而安全更是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轨道交通集团树牢“安全是1”理念,坚持“辨识风险、防字当头、诊治并举、应急到位”工作方法,聚焦安全重点,深化基础建设,为年货运量超亿吨提供坚实保障。
管理强安 高屋建瓴守牢安全“底线”
今年8月,坪岚铁路复线建设施工现场,轨道交通集团安全总监赵厚清对现场负责人说:“距离复线开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工期紧、任务重,这是对我们的大考,越是关键时候,越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这已经是赵厚清近两个月来第4次到坪岚复线建设现场检查安全工作。
各运输单位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把手”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安全检查,解决安全问题,彰显了“一把手”的责任担当。“一把手”重视安全,不仅守牢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线”,更是自上而下把安全压力传递到各层级。
全员护安 汇聚合力主导安全“实践”
安全是“1”,其他是“0”。在轨道交通集团看来,抓牢抓实安全生产,没有“局外人”。
公司全面推行“6S管理”,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贯穿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过程,运行一年来,作业环境明显改观,员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三违”发生率同比降低15%,对铁路运输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公司深入落实“晨会”制度,梳理划分“晨会”单元262个,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班组参加“晨会”,充分发挥“晨会”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作用。
发挥“关键人”作用,320余名机车乘务员树牢“宁错停、勿盲行”理念,遇到异常情况,敢于停车、主动避险。今年累计处置行车险情170件,安全行驶30万公里。
科技兴安 数字智慧把控安全“细节”
“科技兴安”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治本之策。轨道交通集团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龙口港站,货检作业有序进行,智能识别系统将单列检查时间由45分钟压缩到10分钟。
“以前是靠人工现场作业,配合室内影像检查,一些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需要室外人工复查,影响运输效率和安全。”龙口港站许汉青表示。
怎样才能将货检作业从“能看到、看得清”升级为“能看懂、会思考”?轨道交通集团研发铁路货车装载加固状态智能识别系统,可有效识别6个车种52个车型,识别率达98%以上,从人工逐张识别图像模式,转变为智能系统自动分析复核模式,提高了货检作业效率,减轻了货装安全压力。
投入保安 有效投资筑起安全“屏障”
为净化路外安全环境,轨道交通集团与沿线19个区县落实“双段长”制,排查、解决936项路外安全隐患;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防护栅栏安装,线路封闭率达80%,今年列车途停次数同比下降11%。
公司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累计投入8.2亿元,实施道口“拆并改”,道口数量由2021年的212处减少到目前的172处,有效改善了铁路安全环境,提升了铁路运输效率,保障了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居安思危,方可行稳致远;警钟长鸣,才能坚守底线。今年以来,轨道交通集团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切实以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保障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