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由于气候干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近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各防火责任单位积极应对,提前谋划,精准施策,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力筑牢生态安全“防火墙”。
护林员巡山(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崆峒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林地管护面积达到了89万亩,针对辖区内山地面积多、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的现状,林区根据地势地貌,划分了309个责任区域,配备了专职管护员,综合利用视频监控、制高点观察、地面巡查、路口设卡检查等监测手段,实行立体网格化巡护,同时,建立专业护林防火队伍,增加日常专业培训,狠抓宣传教育等多个工作环节,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
据悉,在崆峒区有1625名生态护林员值守在各乡镇和林场防火点,不间断地巡查巡护,筑牢了火源管控的“第一道防线”。
崆峒区应急局党委委员、区地震局局长孟文平说:“今年进入秋冬季防火期以来,我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从严落实区乡领导、村社干部、生态护林员包山头、包地头、包林头、包坟头的‘四包’责任制,着力加强火源管控,各级签订防火监管责任书6150余份,修建集中祭祀点170处,排查治理火灾隐患410处,开展集中宣传演练110余场次,切实营造了森林防火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崆峒区将继续坚持“狠抓森林防火不放松,时刻绷紧森林防火安全弦”,坚持源头管控、精准治理,压实防火责任、紧盯重点区域,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朱龄美 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