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长辈关爱妻儿 热爱家乡致力公益
善举和大爱让他走得更稳更远
杨彦文
杨彦文是宁夏西吉县田坪乡腰庄村远近闻名的孝子,同时也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现任甘肃省宁夏商会监事长、指南针教育培训学校校长。
杨彦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十多年来,他热心公益事业,个人累计捐款捐物近20万元,并在老家修建了乡村文化大院、腰庄村“村晚”小广场。生活中,他既是孝顺岳母的好女婿,又是和蔼可亲的好父亲、善解人意的好老公。热爱家乡、孝敬长辈、致力公益,这些善举和大爱让他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走得更稳更远。
由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第二届天佑德兰州“孝老爱亲家风模范”网络推选活动启动后,甘肃省宁夏商会将担任商会监事长的杨彦文推选为“孝老爱亲家风模范”候选人。
走上教育的创业之路
1996年大学毕业后,杨彦文从宁夏南部山区来到兰州就业,先后在长城机床厂、兰州启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其间从事过销售、管理、教育等行业,10年基层工作也磨炼了杨彦文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动力。由于他喜欢教育行业,且能吃苦有耐心,凭着自己的一股子韧性和睿智,2008年创办了兰州市城关区指南针教育培训学校。经过16年的不断开拓和发展,该机构已成为城关区教育局认可的民办校外培训机构之一。
其间,杨彦文还为在机构上课的12名品学兼优的初高中生减免了学费。“多亏有了杨老师,孩子才考上了心仪的高中。”李晓曼是一名今年中考的学生,杨彦文了解到孩子家庭是低保户,为她减免了一年的课时费。
“他管理有方、爱岗敬业、待人诚恳、为人正直,聘用的老师都是资深名师。”现在杨彦文的教育培训机构已成为兰州市有口皆碑的中高考知名品牌,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他孝敬长辈关爱妻儿,更热爱家乡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杨彦文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和教导,很讲礼仪、也很懂事,对父母亲也特别孝敬。“以前看《诗经·小雅·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杨彦文说,自父母9年前去世后,他才真正体会到当时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心情。每当想起双亲,杨彦文总觉得父母在世时没有好好尽孝。如今,他把岳母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来孝敬。
杨彦文每周都会陪妻子李淑萍回老家看望岳母。“每次回家,老杨总会给母亲购买老人喜食的点心蛋糕、牛奶鸡蛋等,时不时还会给老人买新衣新鞋、给零花钱,街坊邻里都说他是个好女婿。”李淑萍欣慰地说道。
杨彦文有一双可爱的女儿,大女儿今年24岁,是一名优秀的化学老师;小女儿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两个女儿从小到大的学习辅导,都是老杨一手操心。”妻子李淑萍称,除了操心女儿的教育问题,每个周末家里大扫除,杨彦文也主动承包下来。
“爱人虽然是全职妈妈,但日常操持家务,照顾我和两个女儿的日常起居生活,也很辛苦!我会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替她分担一些。”杨彦文说。
心中有爱,才是合格的企业家
“吃水不忘打井人”。当杨彦文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一直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积极为乡亲们谋出路,找资源,带领大家一同致富。他先后介绍8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银川、兰州等地就业。此外,他还利用外地资源,介绍5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广州、新疆创业就业。每逢重阳节,杨彦文还拿出资金慰问家乡的孤寡老人、五保户和困难户。
正如他所言:“心中有爱的企业家,才是真正合格的企业家。我只想踏踏实实干点有意义的事。”2016年4月,杨彦文在老家宁夏西吉县田坪乡腰庄村先后修建了乡村文化大院、腰庄村“村晚”小广场,从文化大院、小广场的设计、施工到竣工,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2017年春节期间,杨彦文在老家宁夏西吉县田坪乡腰庄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村晚”,得到村里老人们的喜爱,从那以后,每年过年杨彦文都会回老家举办“村晚”,现在已经举办了七个年头。
“我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家乡养育了我,我理应感恩家乡,回报社会。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积德行善能让人内心充盈。”每当有人称赞他的爱心义举时,他总是这样回答。
“‘孝行天下方为仁,以德立业事竟成’。传播孝道也是企业的责任。”甘肃省宁夏商会秘书长李维宁告诉记者,在工作中,杨彦文责任心强、诚实守信,为商会发展贡献了力量。在生活中,他孝敬长辈、关爱妻儿、热爱家乡、更热心公益,为商会发展树立了榜样示范。我相信,他的正能量故事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商会企业将“弘扬孝老爱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员工素养,弘扬社会美德。
第二届天佑德兰州“孝老爱亲家风模范”网络推选活动设置有“孝老爱亲家风模范个人”“孝老爱亲家风模范社区”“孝老爱亲家风模范企业”“孝老爱亲家风模范社会团体”“孝老爱亲家风模范特别奖”,如果您身边有孝顺亲长邻里和睦的榜样,快向所在的社区街道推荐吧!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