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灾害防控力度,强化森林资源防护工作,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森林资源防护工作新途径、新模式,大力构建“天地人”三位一体监测防护体系,通过高位监控、无人机侦察、护林员巡护,实现全天候立体式巡护体系,为保护森林资源筑牢安全屏障。
构建天空巡护系统,一体化抓好预防
建立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立习水县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安装森林防火“天眼”,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天候”值守监控视频,一旦发现有滥挖滥占林地、野外违规用火等行为,及时电话通知所在乡镇,同时通过巡林APP系统对护林员下发核查指令,从发现、报警、交办、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辅助森林资源防控。目前,建成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1个,安装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6个,覆盖全县5个乡镇(街道),基本实现重点林区全覆盖。
加强无人机智慧巡护。以科技赋能森林资源保护,打破传统巡林方式,利用无人机空中实时巡护,发现火情时,及时为森林防灭火提供准确信息支持,辅助决策指挥,解决传统巡护的费时费力、视野受限存在死角盲区、人员安全隐患等问题。目前,购置无人机7台,安排专业人员学习无人机驾驶技能,6人考取无人机驾驶执照。
加强地面基础建设,提升防灭火能力
提升森防基础设施硬实力。以“符合政策法规、符合上级要求、符合现实需求”等目标为导向,扎实推进国有林区防火应急通道建设、生物隔离带建设等防火项目建设,因地制宜设置防火检查卡点、流动检查点位,设置宣传牌、警示标语,安装声光电设备、高空喇叭,进一步增强森防能力建设。目前,已完成生物隔离带12公里建设,正在向上级申请国有林区防火应急通道建设。
加强全方位森林防火巡查。按照“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的原则,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体系,坚持提早准备、足额储备、分布储存,确保防火物资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不断强化防火物资储备战略调控、应对急需、保障安全的功能。目前,储备便携式风力灭火机5台,背负式风力灭火机5台,往复式灭火水枪70套,高扬程消防水泵1台,防灭火组合工具12套,火场割灌机2台,火场切割机1台,高压细水雾灭火水枪2台,灭火弹10箱,移动消防水池3个。
创新网格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强服务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党建+林长制”“林长”+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通过找准林长制工作中党的建设的着力点,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林长制工作的有机融合,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使党的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和林长制改革的不竭动力;通过“林长”+森林行刑衔接机制、“林长”+公益诉讼衔接机制等相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协同合作,持续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林地违规违法行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强化组织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林长,县级林长包乡镇、镇级林长包村居、村级林长包网格对所辖区域林长制工作全面负责,设立县级林长33名、乡镇林长238名、村级林长224名,各级林长实行区域化管理,实现三级林长制全覆盖,确保一山一坡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根据省级统一标准,分别设立了县、乡、村三级林长公示牌36块、28块、221块,实现每个山头都有相应责任人包保负责。同时,组建护林巡逻队,确保违规野外用火和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全县250余个村(居),以村干部和护林员为主,组建3至5人的护林巡逻队,对属地高风险区域和重点林区开展常态化巡逻以及森林防火宣传,出现火情第一时间上报、处置,实现管护责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