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照明景观监控日益精进。然而,近年来路灯灯杆带电、开关控制柜外壳带电及地下线缆漏电引发的火灾事件频现,严重危及公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路灯不仅是城市文明风貌的直观展示,更是城市形象与内在魅力的象征。因此,确保城市路灯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强化其电气安全及防护措施,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城市照明;电气安全;灯杆带电
0 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与治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城乡路灯建设步入快车道,其规模与城市建设步调高度契合,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3%左右。时至今日,路灯已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市政设施。据估算,全国路灯总量已突破2.5亿盏,从乡村的数十盏到省会城市的数十万盏不等,它们在保障交通安全、守护市民平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大规模的户外用电设施,路灯漏电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据统计,近十余年间,全国共有65个城市发生路灯漏电伤人事件,致81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灯杆漏电问题尤为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隐患。
1 路灯漏电伤人事故的原因剖析
路灯作为户外用电设备,尽管遵循严格的设计标准、建设规范及日常维护管理,但其运行环境复杂多变,易受多种因素侵扰,导致供电线路或灯具绝缘失效,进而引发漏电事故。具体而言,路灯电缆受损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侵蚀(如阳光、雨水、风沙、地震等)、人为破坏、动物啃咬、基础设施下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电缆绝缘层老化、变形甚至断裂,造成带电导线外露。在暴雨等特殊天气下,积水与裸露的带电导线接触,形成跨步电压,对行人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传统路灯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公众安全意识的淡薄以及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标准,也是导致路灯漏电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 城市路灯线路剩余电流防护策略
为解决路灯漏电问题,在城市路灯线路中加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成为关键举措。当人体通过电流超过30mA时,存在触电危险。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控制柜内的剩余电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切断供电线路,从而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ASJ60-LD1A剩余电流监测仪作为此类保护装置的杰出代表,适用于400V及以下交流配电线路,不仅能够准确监测剩余电流,还能在接地故障发生时迅速响应,保护电气设备免受损坏,确保用电安全。
3、企业的解决方案
ASJ60-LD1A剩余电流监测仪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为4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中使用,用于监测线路中的剩余电流,用来对电气线路进行接地故障保护,防止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设备损坏和电气安全事故,或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该产品可应用于路灯、庭院灯、景观灯的配电箱内,进行漏电或接地故障监测。
(1)功能特点
◆可实时监测 TN-S、TT 系统配电线路的剩余电流;
◆剩余电流监测范围和报警值的设置范围为3mA-30A;
◆2 路剩余电流报警继电器,当剩余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动作;
◆1 路 DI 输入功能,可以用于水浸监测,当水浸故障发生时,继电器动作;
◆绝缘检测功能,当发生了漏电故障后,继电器动作同时启动绝缘检测,测量出线回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正常后尝试重合闸;
◆具有 RS485 通讯及 HPLC 通讯功能;
◆复位功能,仪表检测到发生故障,并在故障排除之后,可以按下复位按键,复位仪表。
(2)应用案例
(3)接线示意
(4)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路灯漏电伤人问题,需从加强电缆保护、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及推广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城市照明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