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阅栀
编辑|阅栀
2015年,朱幼芳因一张照片在网络上传播,
因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及其高尚的师德,引爆网络。
此时她已经患病整整三年。
这种病会让人双手颤抖,压迫神经,难以站立,浑身疼痛呼吸困难
。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她依旧苦苦坚持,不肯放弃。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朱幼芳老师的经历。
深受父亲影响,从小立志继承父业
朱幼芳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亲朱必潮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校长,他毕生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对于朱必潮老师,他
教学认真,待人宽厚
,街坊邻里对他都是竖起大拇指。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
爱岗敬业、富有责任感的老师,却在上世纪末,得了一种病
,这种病无法治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深渊。
在得知自己生病,无法治疗的情况下
,他也仅仅只是失落了2天,就又重新走进了教室,为了这群孩子们,
强忍不适,仍旧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
。
朱必潮老师当时年纪大了,加上
身患重病,每次上下班都异常艰难,需要妻子的搀扶
。
从家到学校短短一公里的路程,两位老人每次都需要花费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但是就算病情越来越严重,朱必潮也拒绝休息。
在朱幼芳的印象里,父亲永远是一副乐天派的样子,病痛也无法让他放弃自己的理想,看到孩子们茁壮成长,他很欣慰,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此时幼小的朱幼芳看着艰辛的父亲,不能理解父亲对讲台的热爱,为何生病的情况下对学校里的孩子们仍然眷恋、不舍放弃?
“只要学生都考得好,这点病痛又算得了什么。”
当时父亲的这句话,年幼的朱幼芳体会不到,但是这句话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2006年,朱幼芳眼看着父亲病情加重,
从不能直立到全身疼痛,再到器官衰竭离开人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句话就是对朱必潮老师的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坚韧不拔的性格,让她越发的强大
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朱幼芳从小就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并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停地努力奋斗着。
1984年,朱幼芳参加中考,名落孙山,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
朱幼芳在1984年参加了中考,
她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师,但是中考成绩并不理想,为了自己的梦想朱幼芳没有选择放弃,
她转而去了一所民办院校当老师。
在此期间朱幼芳告诉自己,要像父亲一样,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
让自己的学生能有足够的知识和力量,改变自己的人生,冲出枷锁。
为了继续自己的理想,朱幼芳想要考一所大学。所以在教学之外,
朱幼芳一刻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不断地学习。
1996年,朱幼芳以优异的成绩被大冶师范录取,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充实,朱幼芳毕业后成功转为公办教师。
之后朱幼芳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站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父亲走后,朱幼芳对自己说,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用尽全力,让自己的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她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本以为一切步入正轨,生活归于平淡。
但是让朱幼芳没想到的是,在这一片平静祥和之下,隐藏的竟是汹涌的波涛和暗流。
梦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时间来到2012年的某一天,朱幼芳和丈夫吃过饭后去洗碗,碗却从手上滑落,一开始朱幼芳并没有在意,接连几次,让朱幼芳感到异常。
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其他症状,身体也没有不舒服,也没有在意。
直到后来,摔倒、无法直立,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身体也开始无力,行走越发困难,朱幼芳才感觉到一丝不妙。
在丈夫的陪同下,二人去医院做了检查。
当拿到检查报告后,一旁的丈夫沉默不语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再一次找上门来。
朱幼芳看着病例,想起了父亲患病时的样子。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种病意味着什么。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医学条件越来越发达,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只能吃药维持身体
。
从医院回到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朱幼芳情绪十分低迷,背地里默默哭泣。
“难道自己真的要被病魔打倒,就此认输吗?”
这时朱幼芳想到了父亲,想到了自己的学生。
当时幼小的自己并不理解父亲的选择,但是现在的她突然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同样不想认输
,她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嘱咐丈夫她的病情不能给任何人说,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担心妻子,丈夫黄鹤鸣在没事时就在门外看着妻子,看着教室里妻子越发无力的身体,黄鹤鸣有些心疼。
他曾要求妻子在家休息,调理身体,却遭到了妻子强烈的反对。
朱幼芳说:“趁我现在还能发光发热,让我继续为孩子们做点事吧”。面对妻子的请求,黄鹤鸣又一次心软了。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让朱幼芳的身体一点点恶化,病情导致下肢无力,难以保持平衡,站立困难。
朱幼芳当时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在课堂上专注于教书,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体,但是身体坚持不住。双腿一软摔下讲台,膝盖都摔破了,却怎么都不肯去医院,强忍疼痛上完了这节课。
黄鹤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身体,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他要给妻子减轻压力,让她更轻松地给孩子们上课。
但是由于条件有限,黄鹤鸣只能在课堂墙角上钉个钉子,用绳子固定朱幼芳的身体,
让妻子上课时有个支撑,于是这套简易拉力装置就诞生了,而这就是后来“最美拉绳教师”这个称号的由来。
病情恶化,仍旧坚守岗位,不曾后退一步
由于病情恶化,无法自主站立,朱幼芳只能手握麻绳稳定身体
,拼尽全力给学生们上课。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朱幼芳经常连上几节课,而这样过度劳累导致朱幼芳的身体状态一路下滑。
黄鹤鸣心疼妻子,将朱幼芳的病情上报给了学校,校领导也备受感动,主动劝说朱幼芳休息,薪资待遇照常发放,但是她却不肯,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
由于行走不便,上厕所困难,朱幼芳在课上更是连水都不敢喝,只是用水沾湿嘴唇,生怕影响孩子们的课程。
无论是刮风下雨,朱幼芳风雨无阻,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七年。
教学的这七年来,凡是朱幼芳经手带过的班级,
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他们的成绩,就是对朱幼芳的最好回报。
嗅着淡淡的花香,此刻捧着鲜花的朱幼芳仿佛没有了病痛的侵扰,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笑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七年间不断有学生回来看望老师,因为在他们心中,朱幼芳就是他们第二个妈妈。
朱幼芳老师受到同学们的爱戴可不仅仅是在教学上尽职尽责的原因,而是她也真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曾经发生的事情
让学生罗丽芳记忆犹新,当时她的家里非常的贫困,就连学校里的作业本都买不起,为此休学。
但是朱幼芳老师知道后,每个月给她寄100元的生活费,
让她继续上学,并叮嘱她一定要努力,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作为教师,一份微薄的收入
在治病期间就已经捉襟见肘,但是还能资助贫困的学生,朱幼芳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师德。
正是因为有着无数像朱幼芳老师一样辛勤奉献的老师们,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成长,用成果回报他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15年,朱幼芳的事迹在网络上传播,朱幼芳“火”了,对于她的事迹网络上一片好评,被网友尊称为“最美拉绳老师”,人们无不佩服这个身残志坚的女人。
她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与朱幼芳同病相怜的病友,也会时常寄信交流,以自己为例子,鼓励病友们积极乐观地治疗。
尽管身体情况不容乐观,朱幼芳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她所深爱的教育行业。
孩子们在课间或者放学后,依旧会来向她请教问题。她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2016年,朱幼芳登上“中国好人榜”,成为人们的榜样。
从2012年发现病情,到2019年,七年间,朱幼芳忍受病痛的折磨,却仍坚持着为学生讲课,这份坚守,让人动容。
随着身体状态的下滑,坚守了一辈子讲台的朱幼芳不得不告别了她坚守一生的地方。
只希望可以缓解疼痛,不要痛苦地离开
2019年,
朱幼芳的身体越来越不乐观,需要人在身边24小时不间断地照顾
,她的丈夫也因此辞去了工作。
后来,朱幼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生病后,学校、家人、学生和学生家长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也带给了她很大的感动,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2021年,朱幼芳生命垂危,医生告诉黄鹤鸣,朱幼芳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随着病情加重,治疗费用也是阶梯式地上升,朱幼芳老师一家已经负担不起如此高额的治疗费用,她的先生黄鹤鸣曾在采访中表示,对于治愈疾病已经不抱希望,只希望能够减轻妻子的疼痛,让她好好地走完这一生。对于这么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师,大冶教育局也是十分关心,多次上家里慰问并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朱幼芳老师提供帮助。
老师像蜡烛,像园丁,更像学生的父母,他们的谆谆教诲,无不希望我们成才,愿天下所有的老师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