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溧水区人民政府主办,溧水生态环境局承办,溧水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协办的2023年南京市暨溧水区突发重金属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演练,在溧水开发区某重点企业举行。
演练设置了事故发生与先期处置、响应启动与联合指挥、联动处置与舆情管控、响应终止与后期处置等四个方面,涵盖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各个环节。
“所有人注意!电镀车间发生火情,请所有无关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到紧急疏散点集合……”此次演练采用实景实战的形式开展,根据演练脚本,12月某日下午3点,溧水开发区某重点企业电镀车间起火,电镀池里含重金属的电镀液、现场堆放的危化品原辅料都有泄漏风险,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收到,请企业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迅速开展自救,应急人员随我赶往现场。”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紧急疏散生产区域人员、全力救治受伤员工的同时,第一时间向区相关部门上报。在区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溧水生态环境、公安、消防等部门统一联动,立即响应。随着事态扩大,区政府启动《溧水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IV应急响应,组成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等8个工作组,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和现场处置工作。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备勤。
生产线多个电镀槽封闭式外罩熔化变形,内部槽液流到地面,漫过防溢沙袋围栏,沿着硬化路面向雨水沟、围墙处溢流……“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发出预警,南部河道、一干河某段,可能存在水体污染。”市生态环境局再次接报后,判定环境污染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立即向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请求支援,并组织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人员赶赴溧水指导协调现场处置工作。
一干河下游的溧水河、秦淮新河是重点河湖水环境保护通江河道。根据现场监测和水质实际情况,专家组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与处置建议。经过各应急工作组的通力协助、努力奋战,现场环境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事故水域重金属污染水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完成,各项监测指标恢复正常。
“请密切跟踪事故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后续处置工作,防止二次污染。同时,继续对一干河水质跟踪监测,稳定达标48小时后停止监测……”为全力做好处置工作,控制污染物蔓延,副总指挥曹智斌向各应急工作组提出要求。
事故发生72小时后,事故造成的环境风险和隐患已经全部消除,演练各项科目全部完成。
通讯员 陆和江 关欣悦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