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通讯员 刘刚 潍坊报道
“部分县市区门窗加工、五金、汽修等沿街店铺涉及电气焊作业,有的设备未‘加芯赋码’,有的作业人员未提供特种作业操作证,有的时间地点存在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等突出安全隐患……”连日来,潍坊市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深入开展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专项整治行动,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涉及电气焊作业的沿街商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从源头和作业过程全链条预防和遏制火灾安全隐患,取得良好效果。
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据了解,潍坊市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网络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案例警示短片、电气焊作业证件申请流程等,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高社会各方的安全意识,先后在全市2221辆出租车、1600辆公交车车载显示屏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在人群聚集地播放安全生产短视频、公益广告6万余条。同时,积极推行电气焊设备“加芯赋码”,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电焊机,坚决予以淘汰,对增量设备,做到随增随装,确保从源头上把住安全关。此外,潍坊市还加大执法力度,对无证作业、冒险作业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用好“一案双罚”、行政拘留、行刑衔接等手段,确保形成有力震慑。据统计,行动开展以来,潍坊市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和专家23989人次,排查电气焊设备18468台,涉及电气焊社会单位4856个,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1721项。
严管细查,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平安。下一步,潍坊市将持续加大智能化监管工作力度,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重点部位、重大风险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研判,切实打好“互联网+监管”组合拳,进一步推动提升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