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巨多,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梅林街道多措并举,从街道统筹到社区落实,构建起“街道有部署、社区有行动、群众有参与”的立体化防护网,全力守护辖区居民的平安健康。
街道统筹部署,织密防护网络
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核心在于阻断“人—蚊—人”的传播链。梅林街道坚持“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三位一体的防控策略,通过社区动员与科技支撑双轮驱动,形成了全域防控网络。
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大力推进环境清理,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地;结合重点区域的蚊密度监测和科学消杀,及时调整频次与药物,实现精准施策;同时引导市民采取纱窗、蚊帐、驱蚊液等防蚊措施,减少人蚊接触。
针对公园、农贸市场、工地和城中村等重点场所,街道建立了“监测—消杀—反馈”的工作闭环,采用布雷图指数法、人诱停落指数法科学评估风险,并在发现问题后立即启动环境整治和强化干预。遇有疑似或确诊病例,街道也已建立起规范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在机制建设上,梅林街道整合公共卫生中心、网格管理、病媒防制监督员等多方资源,构建起“1+5+N”协同机制,引领织密了病媒防制的防护网,即“1”个公共卫生中心巡查指导,“5”个网格化管理分组,“N”个病媒防制监督员参与。通过整合城市物业管家资源,由城市管家、病媒防制监督员发现问题形成工单上报,由市政消杀公司或社区督促相应责任主体落实整改,对于整改不力的责任落实主体,通报至对应的执法中队进行查处,形成“巡查-上报-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同时,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无人车和机器狗智能消杀、AI识别孳生地等新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了防控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社区积极行动,织就温情防护屏障
在街道的统筹指导下,各社区积极落实防控措施,形成了家门口的“温情守护”。
在龙尾社区,工作人员将驱蚊花露水、电蚊液、蚊香等防蚊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尤其关照老年人和低楼层住户。在发放物资的同时,还细致讲解防蚊灭蚊知识和就诊指引,把“健康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同时,社区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党员、社工、环卫工人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清运杂物,从源头上清除蚊虫孳生地。这场“全民动手”的行动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也展现了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
在宣传教育上,龙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智斗蚊子,守护健康”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课堂上认识蚊虫习性,并学习自我防护方法。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中草药驱蚊香包,在寓教于乐中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全民参与,共筑健康家园
梅林街道还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和居民微信群,广泛普及防控知识;结合每周五“环境清洁日”,倡导居民和单位自发开展日常清洁,形成“1分钟办公区清理、3分钟家庭清理、每周一次大扫除”的长效机制。
通过街道统筹、社区落实和群众参与,梅林正逐步构建起“政策有力度、社区有温度、群众有主动性”的防控格局,让防治工作真正从“被动防治”走向“主动守护”。
守护健康,久久为功
多措并举、群防群治,梅林街道正以科学化管理、精细化举措和智能化手段,牢牢织密基孔肯雅热防控网。下一步,梅林街道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区落实、群众参与”的原则,巩固防控成果,推动形成长效机制,为居民营造更加整洁、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蒋蒙 何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