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上升,报警类110下降41.4%,闵行这里是怎么做到的?
【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闵行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努力践行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入群众倾听“真民意”;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坚持解决问题的根本导向,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
“今日闵行”推出“调研手记”栏目,全方位、立体式呈现调研成果,力求成为闵行“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和“三个紧密结合”的真实记录,助力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本期关注新虹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建国的调研手记。
科技赋能,新虹跑出平安“加速度”
新虹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 王建国
新虹街道区域面积19.26平方公里,其中近19平方公里属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主功能区,既有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网,也汇集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处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拥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优势,是服务保障进博会的“主战场”。
广阔的辖区面积,重要区域定位及区位特殊性,加大了新虹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各类社会治理纠纷矛盾也层出不穷,如各类企业合同矛盾、员工讨薪矛盾、商务楼宇内大量的经济活动和资金往来诱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等,对营商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我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先后多次实地走访了商务区企业、召集保安从业单位座谈会议、随机访问楼宇企业白领、实施保安行业大检查行动等,了解掌握商务区企业安保现状和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整合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构建“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形成以科技赋能,通过线上线下共同联动,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前端发现、主动上报、应急处置作用,形成群防群治、服务群众、跨界联动、协同治理、应急处突的平安共创格局。
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
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由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30个项目地块、涵盖虹桥枢纽西广场的37家保安从业单位代表共同创建,组成了一支由800余名保安人员、200名平安志愿者的群防群治队伍,同街道6个楼宇工作站、新虹派出所形成合力,开展企业商户排摸、采集、核查工作,形成企业、工作站、公安三级架构管理模式,开展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同时,与我们新虹辖区内各地块项目的招商、物业、运营等关键部门以及企业的人事、财物等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建立联系,便于提前掌握各类重要情报线索。
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依托“联勤联动微平台”,可查询各点位详细信息、勤务状态以及平安屋、平安岗等情况。接到报警后,新虹派出所通过“微平台”指挥端将警情信息分色分级3分钟内派发至安保人员,同步推送相应的事件处置指南和流程图,安保人员通过手机端APP接收任务,约1—2分钟到场,根据指引开展合法、合规、高效的事件处置,从时间上、人员上、装备上、处置上整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联勤联动微平台
我们将100家商务区商户门店作为前哨站,共同参与情报收集、信息上报、反诈宣传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前哨站向辖区贸易型企业、长租公寓覆盖;打破企业边界,成立联合巡逻队,在进博会等重要节点对商务区天桥、地道等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开展延伸巡逻,有效补充公安机关街面巡逻力量。
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演习
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成立以来,工作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前进,警情控降效果显著,同比2021年报警类110下降41.4%;反诈宣传深入人心,商务区电信网络诈骗总金额下降79.6%;打架斗殴明显减少,侵犯人身权利类案件下降34.1%;盗窃案件下降25%。通过平安联盟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平安新虹的覆盖面拓宽至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角角落落,区域平安工作真正实现由“平安自治”向“平安共治”转型。
下一步,立足于服务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和进博会,虹桥商务区平安联盟将继续加强商务区企业矛盾预警排查和纠纷化解,落实重大活动、重要时节、重点区域安保和维稳力量,推进商务区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和共管共治,并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区域平安建设,为大虹桥的安宁与幸福保驾护航。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