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被灭时,东吴虽有动作但未实质救援,原因是多方面的:
联盟关系破裂
自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后,蜀吴联盟便遭受重创,两国关系恶化至谷底。虽之后有诸葛亮等人努力修复,但彼此间信任已难恢复如初,联盟关系较为脆弱和松散,东吴缺乏真心救援蜀汉的动力.
东吴自身利益考量
东吴更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当时蜀汉已国力衰微,东吴担心出兵救援不仅难以改变蜀汉灭亡的结局,还可能使自身遭受损失。并且,东吴还想趁蜀汉灭亡之际,谋取其部分领土以扩充自身实力,如曾派军攻打永安,试图占据该地.
实力对比与形势判断
曹魏经长期发展,实力强大,东吴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相较于曹魏并无绝对优势。面对曹魏进攻蜀汉,东吴需综合考虑自身实力与战争形势,出兵救援可能引发曹魏与东吴的全面战争,使东吴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风险巨大.
救援行动的限制
东吴接到蜀汉求救信息时,魏军已迅速推进,蜀汉灭亡速度超出预期,东吴救援的时间和空间均受到极大限制,援兵难以在短时间内抵达并发挥有效作用.
内部政治不稳定
孙权死后,东吴内争迭起,社会矛盾尖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吴的决策效率和军事行动能力,使其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