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云震应急·2025”大震巨灾五位一体联合救援演习玉溪市江川区举行,演习模拟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大量群众被压困、数百人伤亡,震区道路、电力、供水、供气、燃气、通信中断,震中形成“孤岛”,受灾群众亟待救援。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出动1架直升机、12人、1犬赶赴受灾地区实施索(滑)降。
演习模拟现场。
生命在呼唤,人民在期盼。在飞往受灾地区的路上,机舱内,担任这次索(滑)降科目的指挥员王发龙高声动员:“灾情就是冲锋号!废墟下的乡亲们在等着我们,我们多抢一秒,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全体参演特勤队员齐声呐喊“有!有!有!”,激荡的声浪混着旋翼轰鸣,化作刺破云层的铿锵誓言。
演习模拟现场。
10时03分,该支队直8-A型直升机搭载特勤队员和搜救犬飞临受灾地。李成兴是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特勤大队队员,在这次演习中他担负携搜救犬索(滑)降任务。那种争分夺秒的紧迫感让他久久不能平复:“全体队员从直升机悬停、打开舱门到索(滑)降、集结抵达搜救点,全过程一气呵成,仅用1分10秒。时间就是生命,这1分10秒是我们多次进行机组协同刻苦训练得来的成果,每快一点废墟上的人就多了一线生机。”
演习模拟现场。
“为了保证搜救犬在索(滑)降过程中的安全,训练时我们必须用背包牢牢将搜救犬固定在身上,索(滑)降时承受自身和搜救犬重量的总和超过100公斤,身体膝关节、脚踝承受的压力和冲击力也成倍增加。人犬平稳落地后,又要第一时间为搜救犬解除装具,检查犬只身体状态,对犬进行安抚鼓励,同时根据任务要求做好搜救任务准备。”李成兴说道。
在这场演习中,直升机的“空中生命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凭借快速机动、灵活便捷的优势,救援力量得以突破重重阻碍,第一时间抵达“孤岛”。而对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来说,演习不仅是检验,更是成长的阶梯。
演习模拟现场。
“每一秒的提升,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演习结束后,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就开始进行总结,查找短板和不足,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林中营救到冰面抢险,从雪山救援到水域搜救,该支队正以实战为课堂,不断打磨空地协同救援的“制胜密码”。(张宇、骆银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