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应急小分队很“硬核”。2月16日,记者了解到,洪梅镇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对标先进,高标准建立镇级应急小分队,充分发挥应急小分队在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抢险救灾的作用,用实际行动为洪梅筑牢安全屏障。
建实高素质应急小分队
洪梅坚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制度管理中精编组合突显优势,在物质保障中尽心融入人文关怀,为应急小分队建设夯实基础支撑。
严格选拔提素质。洪梅针对队列基础训练、救援绳结、队伍管理培训、基础医疗急救、帐篷搭建、消防基础培训、绳索救援基础技术、水域救援基础训练、山野拉练、综合演练等课程,5次联合市应急小分队、东莞市蓝天救援队对应急小分队进行集训。
洪梅依托镇应急管理分局党员干部职工、执法骨干、专职安全员,退伍军人、东莞市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等择优选取13人,组建一支应急小分队。
建章立制强管理。洪梅制定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队伍职责、队长、组长、队员职责,明确队伍人员组成、管理和值班备勤机制,明确帐篷装备组、无人机组、设备组、信息报送组,明确队伍物资装备管理要求,明确培训、演练、训练制度,规范队伍调派程序和现场工作流程。
落实经费重保障。洪梅支持应急小分队成立前期费用,配备通用防护、专业防护、侦查检测、通信指挥、应急电源及应急照明、现场保障等六大类应急装备,配备统一队员服装、设备标识,落实队伍培训、训练、保险等保障。
练就高水平应急小分队
洪梅以“学业务、练绝活、当能手”为出发点,以比武练兵为手段,打造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急小分队。
洪梅在“专”字上下功夫,以提升统筹能力、现场保障能力、单兵装备应急技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能力为目标,加强指挥部搭建、应急设备运用、无人机操作等业务培训,实现培训常态化全覆盖。目前,该镇已有3人顺利取得“红十字心肺复苏培训证”,增强了一线应急救护能力。
洪梅在“练”字上下功夫,用好“小场地”和“碎片化”时间,保障每周一次的常态化训练。该镇充分利用市应急小分队、东莞市蓝天救援队、镇其他应急救援队伍等资源,对应急小分队进行理论+实操+体能+技能+拉练+考核的全方位集训,以训练强规范、以训练促养成,切实提升应急小分队在实战中的综合作战能力。
洪梅在“管”字上下功夫,建立每月值班备勤表,确保值班备勤人员24小时电话通畅,收到应急处置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进行考核督导。
去年,应急小分队累计开展业务培训20次、日常训练25次、集中训练11次、联动拉练5次,参与各类应急演练7次,进一步增强现场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用好高效能应急小分队
自应急小分队成立以来,洪梅不断提升应急小分队在实战中的综合作战能力,做到安全宣传在一线、应急保障在一线、抢险救灾在一线,确保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集结、第一时间处置。
应急小分队队员当好安全知识“宣讲员”,开展专题讲座和宣传活动6场,指导并参与企业应急演练5场;当好应急保障“排头兵”,在龙舟赛、动漫节、丰收节等全镇性大型活动,在中秋、国庆等重点节假日,在高考、中考等特殊时间节点,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当好抢险救灾“急先锋”,汛期期间保障避难场所开放时的安全,为避难人员发放物资,落实24小时执勤。接报突发事件后,队员迅速携带物资、装备器材到达现场,利用单兵图传、无人机等设施及时传递现场情况,为指挥部决策部署提供信息支撑。
南方+记者 何建文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 何建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