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礼让救护车却反遭“路怒症围堵”,文明让道却差让自己陷入危险。
谁能想到,本来应该出现在电影剧情里的“追逐+别车+拦截”的大戏却在城市主干道上上演,文明让道换来别车围堵,当善良遭遇路怒狂魔,道德底线被连环碾压。
那么这位司机究竟遭遇了什么?路怒狂魔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点燃路怒的“导火索”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时间来到在4月13日,在西安某宽阔马路上,一切看起来都再寻常不过车水马龙中,一声刺耳的救护车警笛在街头响起,就在众车还在犹豫、观望时,一位司机毫不迟疑地减速靠边,让救护车先通过,让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这是一幕应被点赞的瞬间,但谁能想到接下来的几分钟,这位做了好事的司机,居然遭遇了意向不到的事情,在礼让完救护车后,这位司机继续向前正常行驶,可就在行驶没多长距离的时候,他突然看见了惊险的一幕。
据司机称,在顺利让行救护车后,他刚驶离路口,后方的一个车辆突然多次猛按喇叭,紧随其后冲出重围,强行加塞并屡次“贴脸”将他逼停,那种压迫感和突然降临的危机感,就像电影里面的追逐大戏,他没想到,自己让了一次车,却差点让出了一场灾难。
这位司机被后面这辆车的疯狂行为吓的不轻,于是赶紧把车停了下来,下车以后这个车依旧不停的按着喇叭,似乎在挑衅这位善良的司机,于是,这位司机当即就报了警,警方随后也是赶到现场,到了现场以后就看到两辆紧贴着靠在路边的车。
警方到了以后先是询问了当事人具体情况,随后旁边也有目击者给警方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一位目击者称:当时突然看见有车突然加速,把我吓了一跳,然后我就看见这两个车在路上追逐,随后警方将这个疯狂别车的司机带了回去。
到了警局以后,这位礼让救护车的司机提交了自己行车记录仪里面的视频,视频里,后车仿佛疯了一般,一路紧咬不放,“别车三连击”,几次几乎造成碰撞事故,要是稍微不注意,这场荒唐追堵极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
“上头”的代价是7天拘留
警方迅速对案件展开调查,西安公安西咸新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通过视频和轨迹分析,锁定违法者并认定:此为典型的主观寻衅滋事,具备高度危险性,事件随即移交至正阳派出所处理,警方随即也对肇事司机谭某展开询问。
违法司机谭某某被依法传唤。面对警方,他开口第一句就让人无语至极:我拐弯下坡那会儿,前面车在直行道上停了,红灯快结束了,他不走,我就急了,按了喇叭他也不动,我一着急就上头了……
“上头”两个字,成为这起事件的关键词,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恶意别车的理由,因为从视频里面看这不是普通的抢行,这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情绪引爆的连续违法动作:先是喇叭挑衅,再是并道拦截,最后上演“别车封锁”大戏。
面对警方的询问,谭某某也承认自己确实是有故意的成份在里面,他明知道前车是为了让救护车而停,但因为“错过绿灯太烦”,所以出手教训,他不是不知道对错,只是不屑于管。他不是误操作,而是自觉“有理”,于是就理所应当地选择暴力行为。
民警当场指出:你这就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说白了就是没事找事,典型的无事生非,最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谭某某因“追逐、拦截他人车辆,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
一句“上头”,换来的是一纸拘留令,要是谭某干出更疯狂的举动,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好在谭某没有再做出过分的事情,行车记录仪和目击者也帮这位司机还原了真相,那么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戾气很重的人呢?
谁在守规则?谁在被惩罚?大众情绪为何如此破防?
从“扶老人反被讹”到“劝架反被打”,到如今“礼让救护车被围堵”,文明社会的边界被一次次碾压,人们在震惊中愤怒,在愤怒中破防,网民炸锅:“这人就是城市炸弹,不爆炸纯靠人品!”,“谁都有‘上头’的时候,那干脆别学法律了,大家情绪一来都随意发泄了。
事实上类似这样路怒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有司机因为半挂车影响自己开车的速度,于是强行别停,最后还导致了有人死亡,还有的因为路怒在路上疯狂追逐造成了追尾,引发了一些列交通事故等等,非常多的案例。
这起事件不仅震惊西安,也迅速在全国引发热议,一时间,“做对事的人受委屈”的情绪,在社交平台上大爆发,网友怒不可遏:别车的是疯子,但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就在你我身边,这是在挑战法律的权威。
更讽刺的是,谭某某事后辩称:我知道他让救护车,但他也没必要影响我通行权吧,这件事击穿的是公众对“正义被保护”的信任底线曾几何时,我们倡导“让行是美德”,而如今,连这种最基本的道德行为都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事件落幕,谭某某身陷拘留所。但留在公众心里的问号却远未结束:如果没有行车记录仪,他是不是反咬一口?如果这事没报警,是不是就这样算了?我们鼓励礼让,却无法保证礼让者的安全,那这算不算制度性讽刺?
这起事件告诉我们:文明不能靠个体的道德自觉,更需要制度的强力撑腰,礼让,是对生命的敬畏;而追车、别车、报复性堵路,是对生命的践踏,我们不能把规则变成纸上谈兵,更不能让社会底线被一个个“上头瞬间”冲垮。
文明的路上,难免会有“急性子”、“恶脾气”,但只要有清晰的法律边界、有有力的执法回击,就能把这类“路怒病毒”牢牢压制在规则之下,一个不惩恶的社会,无法鼓励善良,一个不能保护好人的制度,终将让所有人“心寒”。
下次你还敢让救护车吗?或者更深入一点下次还敢义无反顾的做好事吗?答案始终是:敢,因为法律在背后撑腰!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