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恰当的胎压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驾乘舒适度和油耗高低,然而,许多车主将胎压设为2.5,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且不是最优选择,既非节油之道,也未达到理想乘坐体验,甚至可能埋藏安全风险,本文将带来在之前保养过程中,由资深技师提出的值得认真思考的建议,以保障行车安全,并达到节油效果。
胎压的重要性及常见误区
胎压的定义显而易见,即是指轮胎内部空气压强。每款车型均有其规定的胎压安全范围,通常位于驾驶席旁的B柱上或于汽车使用手册中标注,只需根据此规定设定即可,保持适当胎压有助于减小摩擦系数,尤其是在高速路况下,较高胎压会使行驶阻力减小,从而实现节油效果,然而,过高的胎压同样会带来更高的噪音,损害轮胎弹性,使得车内颠簸感增强,因此,过高的胎压反而不利于车内乘坐舒适度。
有关胎压的常见误解包括:所有车辆应将胎压设定为2.5,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笔者的燃油车官方推荐胎压最高值为250,而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在2.5时仅略低于该数值,另一种错误认识则是认为在运行状态下充至最大值容易引发爆胎,然而实验证明,车主在西藏地区的用车经历表明,当胎压达到2.8时而长期维持在2.6~2.7之间时并未出现爆胎或轮毂变形现象,包括同行车辆皆如此。
如何正确调整胎压
首先,务必查看车辆使用说明或驾驶室侧标示的胎压建议值,夏季可取中间值(如:2.2~2.5),冬季宜用稍高值,此外需关注轮胎的物理特性,即热胀冷缩现象,轮胎在冷态下的压力与热态下会有所不同,夏季停放在地下车库时,胎压应设定为2.35最为适宜;冬季则应设定为2.4~2.45,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夏季气温过高时路面温度较高,车辆行驶后胎压升高,容易达到2.5,冬季则相反,此外,长时间待命的车辆,应确保胎压处于最佳状态。
一旦车辆使用超过三年乃至四年后,仪表板上显示的胎压数据应仅作参考,此时的胎压监测模块易于出现电能耗尽或故障问题,建议实际测量更准确的胎压数据,方法为使用胎压检测仪器或充气设备自我检查。
正确的胎压具有诸多益处
正确设定胎压不仅有利于行车安全,同时兼顾了经济性和车辆性能,而且有益于延长轮胎使用时效,从而节省维护费用,你的爱车胎压又是多少呢?相信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各位车主朋友将会更好地理解胎压设定的重要性,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诸多便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