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大海相连:他在300多米的深海行走,在沉船一线打捞救援
创始人
2025-05-02 15:49:02
0

在300多米的幽蓝深海中,他是第一个行走的中国人;在国内外重大水下打捞任务中,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与死神擦肩”的抢险救援中,他的身影频频出现。

他是胡建——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救捞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近日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4月28日,胡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从事潜水救捞25年来,他把生命和大海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一身潜水装备为铠、以技术创新为矛,奋战在一个个极限救援与深海打捞的最前沿,用勇气与担当守护人民安全,也在世界舞台为“中国打捞”赢得声誉。

潜行深海,挑战“生命禁区”

18岁高中毕业,胡建看到了上海打捞局招聘潜水员的信息,从小向往大海的他毫不犹豫报了名,经过2年培训后正式加入。在后来的工作中,他逐渐明白,这份看似神秘好玩的工作,其实是一份与极限搏斗、与生死共舞的艰苦职业,责任重大。

潜水项目中有一个分类——饱和潜水,通常是深海作业,潜水员在水下连续作业数天乃至数周,交替轮岗,其间生活在高压居住舱内,待任务结束后进行一次性解压回到陆地。这个项目适用于深海工程、长期科学考察和复杂救援任务。

2006年,胡建参与中国首支饱和潜水队,首次成功下潜至103.5米,实现了中国饱和潜水作业“零”的突破。此后他不断向更深处挑战——124米、198米,直到2014年,他率先走出舱门,将国旗插入313.5米深海,创造了我国饱和潜水新的深度纪录。

300米深海被认为是潜水作业的“生命禁区”。潜水员要承受31个大气压,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每平方厘米要承受31公斤的负荷。

“从生活舱跨到过渡舱,类似于从卧室到卫生间跨过一道门,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在高压下要分几步走;穿衣服也很费劲,感觉整个人的关节被压缩着,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把你罩着。”胡建说,“第一次挑战300米深度,进舱前还有点顾虑,进舱后想不了那么多,一心就想把事情做好。”于是,300米深海自此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

2014年,胡建成功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实验,成为我国300米饱和潜水第一人。受访者供图

大胆创新,擦亮“中国打捞”名片

除了挑战极限,胡建的另一项职责是不断创新打捞技术。他所在的团队,在2024年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荣誉称号,多次主导并创新极为复杂的打捞技术方案,为“中国打捞”赢得了国际声誉。

2017年,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上海打捞局参与作业。要在45米水深的海底,将一艘长145米、重达1万吨的客轮整体打捞出水,并保持原沉没姿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面对重重挑战,胡建所在团队提出“钢梁托底、整体起浮、滚卸上岸”的打捞技术方案。胡建担任潜水监督,肩负探摸沉船姿态、钻入舱内抽油、进行窗口封网、钢梁穿引、船头抬吊等全阶段作业责任。历经600个日夜,逾6000人次潜水作业,近1.3万小时水下施工,最终,沉没海底1073天的“世越号”被打捞出水。那一刻起,“中国打捞”成为一张闪亮名片,频频出现在国际打捞市场,承揽了多个国际打捞项目。

技术创新没有止步。2022年,“长江口二号”古船在上海开始打捞,它是目前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帆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见证。

2022年,胡建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工程现场。受访者 供图

与常规打捞相比,此次古船打捞项目需要确保古船和文物安全完整地、连泥带水一起打捞出水,而又不扰动周围泥沙给古船带去二次损伤,难度无异于“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

没有经验可循,那就自己去闯。胡建所在的团队首创了“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迁移技术”方案,使用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沉箱,把古船及其附着的厚厚泥沙与海水包裹起来整体打捞。该方案集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于一体,仅用一艘驳船就完成了古船整体打捞的提升、运输、进坞以及卸载作业。

作为项目经理,胡建负责现场协调指挥,22根弧形梁要穿过古船下方并精准镶嵌,通常穿引一个弧形梁要4-6小时,然而有一个穿了24个小时也没完成,“水深10米左右,但水流极快,能见度几乎为零。我们只能在不扰动海底泥沙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尝试。”

最终,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的水下持续提升后,缓缓露出水面,沉没150多年的“长江口二号”古船重见天日。这一世界上规模极大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工程的圆满成功,为世界河口海岸复杂浑水水域水下考古贡献了中国智慧。

生死一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潜水救捞,离死亡很近。作为潜水队队长,胡建带领团队执行过百余次水上应急抢险救捞任务,与时间赛跑,与风险搏斗,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真正含义。

胡建。受访者 供图

2020年8月,载运约3000吨异辛烷的“隆庆1”轮在长江口发生碰撞,甲板起火。异辛烷极易燃爆,台风“美莎克”即将来袭,满船的危化品将威胁整个海域甚至长三角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上,我们必须得上!”胡建说。冒着吸入毒气的风险,他和队员们用金属工具包裹防静电材料,定时测量油舱内氧浓度、液位和船舶吃水,配合打捞团队向舱内注入氮气……没有甲板起吊设备,胡建就带领队员们手拉肩扛;难船漂浮不定导致抽油困难,他们就通过人力频繁调整化学泵位置。经过4天4夜连续作业,最终成功过驳危化品3000多立方米,并赶在台风来临前将难船拖带进港,防止了次生灾难发生。

“每个项目都有各种挑战,大家群策群力也就解决了。”胡建说,很感谢团队兄弟们的配合,“我们都是一支团队出去作业,大家一起训练、生活、工作,可能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要干什么,高度默契很重要。”

如今的胡建,仍然常年在海上奔波,去年有9个多月都驻扎在海上。这个五一假期,他也和同事们在基地值班待命,如果接到应急抢险任务,随时出动。关于工作,他葆有一份朴素的初心,“这份工作,往小了说是养家糊口,往大了说,做了这行就履好职,守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黔西游船侧翻事故现场救援画... 5月4日,贵州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发生两艘载客游船侧翻事故,致约70人落水。 落水目击者发...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通报“医生... 情况通报 5月4日,有群众反映我院医生李某某疑似饮酒上班的情况。我院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核实。目前...
侄子代办老人丧事花光23万遗产...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 年逾八旬的五保夫妻先后去世,侄子代办丧事花光23万遗产,被其他亲戚起诉索赔。今年...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取得防护箱... 金融界2025年4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马家滩镇... 近日,在马家滩镇消防救援站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长臂起落间精准运送建材,工人正有序推进外围基础设施建设,...
“五一”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 “五一”假期余额告急! 返程高峰要来了! 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 假期返程,安全第一! 这份假期...
晋中、阳泉高速五一小长假返程交... 随着2025年“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队辖区(G5京昆高速灵石至霍州段、平遥段,G55...
假期登山被困事故多发 这份徒步... 5月1日晚 4名17岁的男高中生夜爬 位于北京门头沟的灵山 并露营山中 其中一名学生因爬山出汗脱减衣...
【人民日报】“五一”假期保障旅...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
杨勇深入爱民区、西安区调研检查... 杨勇在爱民区、西安区调研检查假期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平安祥和过...
视频疯传!男子疑未系安全绳蹦极... 5月3日, 一段一男子后背未系安全绳 走下蹦极跳台后 导致一旁工作人员诧异惊叫的视频 在网络引发关注...
地下室装修施工人员被埋压,北京... “119吗!你们快来呀!施工现场塌方了有一名工人被埋在下面,你们快点来!” 5月3日14时53分,大...
当安全帽遇上接力棒 工地上演“...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王香娣 仲崇明 当安全帽遇上接力棒,工地变身运动场。“五一”假期...
特斯拉:坚持视觉处理方案,让人... 今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称,“坚持视觉处理方案,让人人买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 特斯拉称“特斯拉视觉处...
原创 中... 据国防部网消息,根据中国和埃及军队共识,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将派分队赴埃及举行中埃...
西安夜空现“龙形”飞行物,气象...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
羽毛球 | 苏迪曼杯决赛:中国... 5月4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中国队对阵韩国队。 ...
新疆消防组织开展五四青年节系列... 连日来,新疆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五四青年节献上独特礼赞,在热血与激情中书写新时代青...
雷雨、冰雹、龙卷风……广州启动... 5月4日,记者从广州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据监测,广州市达到启动气象灾害(雷雨大风)Ⅳ级应急响应标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