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至14日,在全国“5.12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岳麓区麓景路与含浦路交汇处附近区域,组织开展为期三天的地震救援综合演训。
此次演练调集重型地震救援队、工程机械大队、航空救援专业队36台车、28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参与,以“大震巨灾”为背景的综合救援实战演训,现场模拟了断水、断电、断路的极端环境,通过“实地、实兵、实装”的实战化模式,全流程模拟地震救援行动。
据了解,此次演练设置车辆事故救援、狭小空间救援、向上破拆救援、向下破拆救援、横向破拆救援、建筑废墟埋压救援、孤岛救援、高空山岳救援等14个科目,全面检验了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随着一声轰鸣,一架应急救援直升机盘旋在演练上空。由于“震中”区域道路遭受严重破坏,车辆无法通行,且通讯信号完全中断,救援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在此紧急情况下,湖南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航空救援专业队迅速响应,精准定位目标区域后,将6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空投至“震中”核心地带。与此同时,应急通讯保障箱也被稳稳地空投至指定位置,为后续救援行动中信息传递与指挥调度提供关键支撑。
建筑埋压人员营救,是本次演习的难点之一。震后,多处建筑物倒塌,现场一片狼藉,有数名“人员”被埋压在废墟之下。接到“灾情”命令后,救援队伍立即展开营救工作。
“每一个营救点都有倒塌、埋压、坠落等风险,整个营救过程要采取边挖掘,边评估,边顶撑的方式进行。我们要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特勤一站坍塌埋压救援小组组长秦波介绍。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营救,2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
人员搜救也是地震救援的关键环节,快速定位被困人员,能够为后续精准施救争取宝贵时间。现场搜救犬、雷达生命探测仪与音视频设备联动,多批次轮训提升了搜索效率。
车辆救援、山岳绳索救援则完全依托真实环境展开,现场安全员全程指导,确保训练紧贴实战需求。
为确保演训科学规范,长沙消防成立导调评估组,对参演队伍实施72小时全程跟踪考评,每日总结、实时通报、总结提升。“违规即停、立教立改,这样更能保障我们演习取得实效。”现场评估员说道。
演训现场,还协同调集了公安、通信、医疗、电力和建筑结构专家等力量到场参与。此外,应急通信分队实现“可视指挥全覆盖”,确保信息高效传递。战勤保障组配齐物资并建立医疗随队机制。新闻宣传组联动各级媒体,实时播报演练进展,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各部门通力协作,为演训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负责人蒋铸一行莅临现场指导并指出,长沙支队此次演训紧贴实战,从难从严设置训练内容,全面检验和提升了专业队伍的训练效能和整体实战能力。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傅一心支队长表示,长沙消防将以此次演练经验成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地震、水域、森林、绳索等专业队伍建设,常态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训,全面提升专业队伍攻坚克难、打赢致胜能力水平,为全力守护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通讯员冯运文 朱永航 潇湘晨报记者张沁 图/通讯员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