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5月14日上午第二节课后,忻州三中成功举行了一场精心组织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此次演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全面提升学校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演练前,学校做了充分准备。班主任向学生详细阐述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解了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明确了各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区域,并着重强调演练为模拟练习,避免引发误解。政教处协同总务处、年级组对疏散路线及“安全地带”进行实地检查,及时整改问题,确保疏散线路畅通安全。
9点45分,各班班主任入班再次明确演练程序、要求以及疏散和避震地点。9点50分,模拟地震警报信号响起,演练正式开始。首先是应急避震环节,学生们迅速抱头,躲在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并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同学则面向墙蹲在墙角处。1分钟后,学生复位,等待进入紧急疏散环节。在此期间,科任教师迅速到达所在楼层楼梯口,负责引导学生有序撤离,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应急疏散启动信号发出后,上课教师立即组织学生按照预定路线,头顶厚书或书包靠墙依次成一路纵队,快速、有序地撤离到运动场指定地点。下楼梯时,老师们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迅速蹲下保护头部。整个疏散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
演练过程中,还模拟了救援场景。胡澎湃老师背起一名因紧张无法走动的学生,王秀全老师和一名学生搀扶一名头部受伤的学生,成功撤离到国旗杆下救护点。此外,在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两人,何冠燚、张印迅速赶到教学区进行搜救,将模拟被困在教务处门口的两名学生用担架救出并送往救护点。
学生们疏散到运动场后,按照课间操各年级所在位置,以班为单位呈圆形下蹲。各班主任立即按班级学习小组或值日小组进行点名,并向年级组长报告班级人数,年级组长汇总后向张文凯报告。
人数清点完毕后,政教主任张文凯进行了避震、疏散知识讲授,详细介绍了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和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随后,校长助理窦凌霄对本次演练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了演练过程中师生们的快速反应和有序行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窦校长强调,安全无小事,学校将持续加强安全教育和演练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最后,演练在各班有序带回中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演练,忻州三中全体师生不仅熟悉了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的程序与路线,更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阅读 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