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施秉的夜幕拉开,消防员的手电筒光束在商铺间穿梭,仔细排查每一处隐患;当晨曦洒满巷道,违规搭建被多部门联手拆除,让“生命通道”重获畅通;当训练场上的“浓烟”升起,干部职工们在模拟火场中苦练逃生技能。
从夜晚到白昼,从排查、整治到演练,施秉县正以一幕幕生动的场景,编织起一张坚实的消防安全网。这张安全网凝聚了多方力量,既有消防指战员的日夜坚守,也有跨部门协作的高效联动,更涌动着全民参与、共筑平安的社会共识,让安全发展的根基在施秉县愈发坚实。
消防夜查 拧紧“安全阀”
华灯初上,施秉县城的烟火气渐浓,而另一群人的“战斗”则刚刚开始。6月24日晚,施秉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带着手电筒与灭火器检查记录册,穿梭在商场、餐馆与居民区之间。
“您看这个应急灯接触不良,真着火了可就误事了。”在一家夜宵店,消防员轻轻按了按墙角的应急灯,灯光闪烁两下便熄灭了。店主赶紧拿出螺丝刀:“这就修!你们来得太及时了,白天忙得脚不沾地,还真没顾上检查这些。”从消防栓水压到疏散通道标识,从电气线路是否穿管到员工是否会使用灭火器,检查人员不放过任何细节,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做到隐患“零容忍”。
沿街商铺里,消防员正举着手机播放近期火灾案例:“你看这家店就是因为油锅起火时慌了神,忘了盖锅盖……”视频里的火光让围观的商户们倒吸一口凉气。“以前总觉得火灾离自己远,现在才知道,一个插线板、一床棉被都可能是隐患。”杂货店老板王大姐边说边把门口堆放的纸箱往店里挪。
这场从暮色持续到深夜的“守护行动”,不仅清走了多处潜在隐患,更让商户们绷紧消防“安全弦”。当凌晨的街灯映着消防员离去的背影,施秉的夏夜因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坚守而格外安稳。
开展灭火器实操演练。
部门联手 保障“生命线”
7月10日上午,施秉县开发区的一条巷道里,随着最后一块彩钢板被拆除,围观居民忍不住鼓起掌来。这处用铁皮搭建多年的“私家储物间”,终于让出生存通道,而这只是当天施秉消防开展通道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您家的车停在这里,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在另一条窄巷里,交警正对着一辆占路的私家车喊话。车主匆匆赶来挪车时,消防员已经蹲在地上用卷尺量起了通道宽度:“您看,标准消防车需要4米宽通道,现在被占得只剩2米。”
此次行动中,3处违规搭建的“拦路虎”被彻底拆除,多辆“霸道车”被劝离或拖移。“消防通道就是救命道,占不得、堵不得!”执法人员一边清理,一边向居民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
如今,走在开发区的巷道里,曾经“挤得转不开身”的通道变得通畅了,新划的黄色禁停线格外醒目——这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守护群众安全的“底线”。
下一步,施秉县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对消防通道的常态化巡查和监管,压实各方管理责任,确保“疏散通道必畅通”的要求长期有效落实,切实筑牢辖区消防安全基础。
消防团建 练出“真功夫”
“快!用湿毛巾捂口鼻,低姿靠墙走!”7月11日,在施秉县消防训练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团建正激烈上演。来自施秉县发改局、县住建局的40名干部职工,此刻正弯着腰在“浓烟”中摸索逃生路线。
这场以“理论+警示+逃生技能+初起火灾扑救”为主题的团建活动,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大家对“轻松娱乐”的想象。消防讲师播放的仓库火灾案例视频里,火苗从烟头蹿起到吞噬整栋楼仅用了几分钟,看得在场人脊背发凉。
活动中,消防讲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火场逃生自救等理论知识,还现场演示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大家对消防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在实操环节,消防员向职工们详细讲解灭火器操作的“提拔握压”四字诀窍,并在现场进行规范演示。随后,在消防员的指导下,职工操作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白色干粉喷涌而出,油盆里的“火焰”瞬间被熄灭,周围发出阵阵欢呼。通过“零距离”接触灭火装备,职工们的应急反应和初期控火能力在紧张有序的演练中得到锻炼。
另一边,大家正围着绳子较劲——蝴蝶结、双套结、八字结,这些平时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绳结,此刻消防员正手把手教授多种实用逃生绳结打法,确保参训者在危急时刻能迅速固定逃生通道。同时,消防员详细讲解并现场示范常见应急逃生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职工们反复演练,将“技防”要领转化为肌肉记忆,显著提升在复杂火场环境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以前以为灭火是消防员的事,现在才知道,我们自己也能成为‘第一灭火力量’。”结束时,职工们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知识点。这场把“课堂”变“战场”的团建,练出了干部职工守护群众安全的“真本事”。
夜幕中,消防员穿梭查隐患;巷道里,多部门联手清障碍;训练场上,干部职工练逃生。施秉县的这一幕幕生动场景,让平安看得见、守护更温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文珑
编辑 何琴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