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消防了解到,7月8日至10日,四川消防进行了“应急使命·2025”防灾减灾救灾新质战斗力实战检验性演习。演习课题为“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内容涵盖从滑坡体下的生命定位到山岳危途的精准搜救,从激流中的飞舟救援到废墟深处的装备攻坚,一起来看看那些精彩瞬间吧。
外骨骼甲 减负助援
演习中,消防队员们穿着外骨骼甲在复杂的场地中搬运装备,据了解,机械外骨骼甲为救援人员减负30%—50%,穿戴5分钟即可投入战斗,在复杂地形搬运装备更加便捷从容。
飞抵险境 水上救生
演习现场,飞行救生圈突破水域障碍,在1000米外精准抵达到落水者身边进行救援。据了解,该飞行救生圈可抗7级风续航超10分钟,水中浮力超16公斤,不受水面环境影响,为水域救援争分夺秒护生命。
方舱中枢 智联指挥
在演习现场,指挥方舱车辆已经快速搭建正常运行,四川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车辆集成卫星通信、会议办公、物资调度等功能,“可快速搭建前后方联动指挥平台,在110平米展开空间中,能容纳64个席位。”记者了解到,车辆还适配了高海拔地区需要的照明、制氧系统,为救援决策提供高效中枢支撑。
水下扫描 全域侦测
在水面上,还有无人船在进行侦测,据了解,无人船搭载多波束雷达,可穿透浑浊水域,对事故水域地形、障碍物、水下目标全面探测,为水下救援、沉船打捞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极速切割 钢构克星
在演习现场,消防队员使用镁合金极速切割机进行3700度高温热熔作业,记者了解到,该机器的切割效率超无齿锯2倍,并且可以在水陆两用破拆钢结构障碍。
远程破拆 高危攻坚
记者了解到,消防员在现场还使用了专业的布鲁克破拆机器人,可以远程操控完成破拆、挖掘,恶劣环境下可持续作业500小时。
废墟穿梭 高危侦察
演习中,机器狗携带气体检测、红外热成像、声波分析功能,进入到滑坡、垮塌现场,替代人员探路测险,并传回实时数据守护人员安全。
伴随通行 负重无忧
与消防救援队伍同行的还有智能的载重机器人,据了解,其爬坡载重可超500公斤,可以在山地碎石路24小时不停歇高效转运装备。
双仪联动 生命锁定
演习现场,消防员用多模综合雷达生命探测仪穿透墙体、废墟阻隔进行探测,再使用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捕捉细微声响影像,双重网络交叉验证定位坐标,让深埋险境的生命信号清晰可见,为救援精准导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徐松明 图 四川消防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