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虹
带孩子们做游戏
暑假来临,“看护难”成为不少家庭的烦心事。在湖北孝昌县,50个覆盖城乡的暑期“爱心托管班”正用知识与关怀织就安全网络,让4000余名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开启别样假期。
在孝昌县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保护发展中心,来自山区的孩子们正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史料,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这场沉浸式红色教育课,让孩子们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使命。
爱心托管班学生宁嘉浩说:“听了他们的故事,我知道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防溺水教育
前沿科技体验同样点燃乡村孩子的求知热情。在孝昌县小悟乡万冲村的暑期“爱心托管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志愿者正指导孩子们操作双足机器人、运用3D打印机绘制立体模型。
孝昌县小悟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万天翊兴奋地表示:“今天我学到了3D打印,见到了许多机器人,我感到科技的力量是无比神奇的,我以后每天都想来。”
孝昌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阳宇辰也说道:“这个课上有机器人,还有好多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我感觉特别好,我想每天都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志愿者刘文静看到孩子们的反应,很有成就感:“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兴奋,我特别有成就感。希望能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在他们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
从红色教育到科技启蒙,这正是孝昌县免费托管服务的缩影。该服务不仅精准破解城乡儿童暑期“看护难”,更通过差异化课程设计,构建起系统化教育体系,实现看护与赋能并重。
红色教育
爱心托管班学生家长卢露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暑假我们家的孩子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村里面办了爱心托管班,不仅有专业的老师教他们知识,也避免了孩子去外面玩水,我们在外面上班的话也比较放心。”
共青团孝昌县委书记宁莎丽介绍:“我们依托省、市资源包开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基础课程,将孝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元素融入教学,还根据学生兴趣开设机器人编程、非遗手工等特色课堂。此外,统一配送的文具包等物资,全方位保障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做手工
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均衡覆盖,孝昌县创新机制,联动湖北省内14所高校组建支教联盟。259名大学生志愿者与130余名社会志愿者组成“护苗队”,依托这支专业力量,将17所中小学及3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50个点位升级改造为“田间课堂”,形成遍布城乡的教育服务网络。
“今年,我们新增了十几个托管点位。这些场地由县教育局与乡镇团委协调提供,主要为已放假且具备食宿条件的中小学校,以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就近就便服务,可满足4000多名孩子的托管需求。”宁莎丽说。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