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已进入防汛关键期,气候形势复杂严峻。市应急管理局扎实推进各项防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汛前准备阶段,市防汛办早部署、早行动。“五一”前,明确了市县两级16名防汛抗旱责任人、13名城市和县城防汛责任人,以及9座中大型水库及18条河流48个河段责任人,并将名单在《吕梁日报》公示,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5月30日,市防汛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全市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抢险救援力量、物资装备、防汛隐患等基本情况统计建账,为防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进入6月27日以来,全市经历三轮降雨,市防汛办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每日与水利、气象、规资等部门线上会商研判,及时传达预警信息并提出工作要求。7月1日,印发通知组织6个督导组开展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联合督导检查。7月3日9时30分,市防汛办启动全市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随后传达全省防汛抗旱视频调度会议精神,下发防范工作提醒函,调用500条沙袋用于市第一人民医院防洪阻水,并对各县市区防汛值守备勤工作进行视频调度。7月5日,向省防办报告离石区22户45人的转移撤避情况,牵头建立“市区防范城市内涝工作群”,优化城区内涝救援协调机制。
就做好防汛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将以应急预案为抓手,强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叫应”“叫醒”机制和“三个紧急”“四个一律”措施;市县两级应急救援力量、消防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已全部处于战时状态,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堤坝、城市低洼区等重点区域,前置救援力量和装备;市防办落实24小时汛期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信息报送机制。
据悉,目前全市有73支12230人的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健全多种联动机制,形成了完善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麻袋、编织袋、防汛沙袋等防汛物资储备充足,排水车、水上智能遥控机器人、遥控救生圈、潜水打捞系统对讲机、应急通信车等救援装备配备齐全,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阮兴时)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