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蓉,是一名消防宣传员。于我而言,传播消防安全知识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深入骨髓的热爱。回首这些年宣讲中经历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故事都浸透着温暖与感动。
2024年春天,我参观了一场非遗文化展览。在展览现场,一名剪纸艺人在专注地创作。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她的操作下迅速变换形态成为精美图案。我突发奇想,能否把消防知识与非遗剪纸艺术进行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学到实用的消防技能呢?
说干就干。我当即动身,前往运城拜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李引珠。见到李老师后,我立刻把“非遗+消防”的想法告诉她,她疑惑:“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怎么能和消防扯上关系?”我赶紧解释:“我们可以把消防车、灭火器以及火灾逃生场景等元素融入剪纸作品中,这样孩子们既能欣赏到剪纸的美感,又能记住消防知识。”李老师听了兴奋地说:“好主意,那咱就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李老师一门心思扑在了图案打磨上。我负责整理消防知识要点,李老师就琢磨着怎么用剪纸把这些知识变得活灵活现。才几天的功夫,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剪纸作品新鲜出炉。火灾逃生场景被剪成了孩童捂住口鼻、弯腰往前跑的样子,灭火器使用步骤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又好懂的剪纸元素。其间,为了让图案好看,又能让消防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我们不停对细节进行修改,最终完成了一套消防主题剪纸作品。当我带着这些剪纸作品走进校园时,孩子们围在展台前,不停地追问:“消防车是怎么剪出来的呀?”“逃生的时候为什么要弯腰呢?”我一边耐心地教他们剪纸技巧,一边细致地讲解知识。有个小朋友学会剪灭火器后,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大声说道:“我要回家教爸爸妈妈怎么用灭火器。”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了让孩子学好消防知识,安全意识更能深深融入每一个家庭。
几年的宣讲下来,我见证了孩子们从对消防宣传知识懵懂无知到熟练掌握逃生技巧,他们的每一句“这个我会”、每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成为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消防与非遗结合的宣传,让安全之花在传统艺术的土壤中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作者: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 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