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脉络被暴雨侵袭,有一束光始终穿透雨幕——那是120救护车的警灯,在浑浊黑暗的雨幕中划出生命的航道。
闻汛而动,用预案筑牢生命基石
区级防汛调度会的指令刚落,石景山急救系统已进入“战时状态”。14辆备勤救护车迅速启动,与日常24小时值班车组共同构成20辆急救车的强大急救网络;药品箱、除颤仪、急救包被反复清点,仪器设备用防水布细心地裹紧——这些细节里藏着的,是“时刻准备着”的职业本能。
救援中心的灯光彻夜未熄,张威主任带班值守,与2名值班人员争分夺秒的部署急救转运方案。当《关于做好汛期石景山区院前医疗应急工作的通知》带着油墨余温下发,从行车安全到信息报送的每一条细则,都在诠释“预案在先,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区卫健委协调的救生衣、雨靴、强光手电送被救援中心冒雨送到每一名保障人员手里时,当橙红色的防护装备在雨中传递时,那不仅是安全屏障,更是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向险而行,用足迹丈量责任厚度
慈善堂养老院里,有石景山急救站车组与张志军副主任并肩作战;
首钢园临时安置点,1000余名转移群众有广宁急救站与苹果园急救站的24小时不间断接力保障;凌晨,慈善堂养老院现场协调会上,张威主任的汇报清晰有力,彰显出院前急救人员“专业至上”的担当。
汛情不退,用坚守诠释医者初心
雨还在继续,但救护车始终在雨中坚守,从未停歇。石景山区120急救人员用行动证明,院前急救精神不仅是墙上的誓言,更是暴雨中逆行的背影,是划破夜幕、为百姓指引生机的生命之光。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