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邢镇 张倩 滨州报道
进入汛期以来,滨州地区面临“降雨频繁、短时强降雨集中”的复杂形势,属地气象部门多次发布暴雨黄色、蓝色预警,给辖区内加油站、加气站、充电桩的安全运营带来挑战,中国石油滨州公司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主动姿态打好汛期安全保卫战。
织密责任网络,压实防汛“责任链”
中国石油滨州公司将“责任闭环”作为防汛工作的核心,构建覆盖全站点、全环节的责任体系。相关岗位人员实时紧盯气象部门预警信息,每当收到暴雨预警,及时通过工作群、电话等渠道向所有片区及站点推送预警通知,同步附上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等具体操作指引,让各站及时做好防范准备,杜绝“被动应对”局面。为保证加油站安全平稳运行,消除极端天气对现场造成的安全隐患,中国石油滨州公司组织开展了夏季安全大检查活动,由公司领导班子带队,检查范围覆盖全部加油站、加气站和充电桩,重点核查设备防汛能力与防汛物资储备两方面。
细化防范举措,打出防汛“组合拳”
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防汛理念,中国石油滨州公司聚焦库站安全核心需求,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实支撑。汛期到来前定期组织清点防汛沙袋、雨衣雨靴等物资存量,对短缺、老化的物资第一时间协调调配补充,同时明确物资存放位置与管理责任人,确保“备得足、找得到、用得上”,为汛期应急处置提供坚实物资支撑。加大对辖区内地势低洼、历史易涝的“防汛重点站”的风险防控力度,增加巡检频次,重点关注油罐区、配电室等关键区域的安全状况,逐一核对设备运行状态、物资储备情况,对发现的小问题当场整改,确保全程风险可控。
严把油品质量、守住安全“生命线”
中国石油滨州公司从“接卸、储存、销售”全流程入手,建立多层级质量管控机制。执行“每车必检、每仓必查”制度,油品到港后通过“外观观察、密度测量、水杂检测”三重检测,合格后方可接卸。汛期持续关注各加油站受灾情况,要求每座加油站在下雨期间安排专人实时查看液位仪数据,重点监测油罐内“水高”变化,做到“有问题实时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全面核查所有加油站的加油机防水滤芯配备情况,督导各站按时完成滤芯更换,确保油品储存安全。每次降雨结束后,要求加油站对所有油罐进行“双重核验”——先手工测量水高,再提取罐底油样查看是否含水、含杂,将手工数据与液位仪数据比对一致、确认无水无杂后,方可恢复对外销售,坚决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公司品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