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量群众落水,急需救援!”9月3日,阿克苏托什干河河畔传来一阵阵紧急呼救,只见十余名消防救援人员迅速系好安全绳,采用平跳式动作纵身入水,朝着前方20米外的“溺水者”奋力游去,接近目标后,他们果断从“溺水者”后方接近控制,岸边的其余消防救援人员则迅速拽拉安全绳,最终稳稳将“落水群众”与入水的消防救援人员一同拉回岸边,成功完成营救。
8月27日至9月5日,新疆消防救援总队2025年水域救援技术培训班在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温宿县水域救援特勤站举办。为期10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疆16个支队的48名水域救援业务骨干齐聚一堂,以“实战为导向、技能为核心”,沉浸式投入到高强度、全科目水域救援培训中。
“轰轰轰……”当天,在阿克苏托什干河外场实训现场,随着舟艇外挂机被点燃,水域救援业务骨干驾驶舟艇朝着急流水域驶去。流动水面上,时而整齐排列的“一”字阵型,时而浩浩荡荡的“S”形阵型,突然间,又变换成劈波斩浪的“O”形阵型,大家默契配合,队形在不断变化中整齐向前。
“抛绳要预判流速!抛绳前一定要注意角度和方向,用钟摆原理借水力!”在抛绳包救援中,教官的声音萦绕在学员耳畔,急流撕扯着漂浮绳,岸上队员弓步拉绳形成“人肉锚点”,青筋暴起的手臂与水流角力,一步一步将队友拖离急流漩涡。而在翻舟自救实训科目中,急流中6人乘坐的橡皮艇翻覆,队员们落入水中,一名队员第一时间抛出锚绳,“一、二、三——翻!”接过锚绳后的其余队员蹬踹艇沿,借水力将100多公斤的艇身轰然扳正……
“为实现‘专业、精准、科学’救援,此次培训共邀请4名获得具备培训资质的专业教官,抽调全疆9名水域救援师资骨干担任助教,共同组成管理教学团队。”新疆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一级指挥员刘洋表示,培训按照“实战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原则,立足当前暴雨频发、城市内涝搜救、溺水事故多发等救援任务实际,科学选取温宿县水域救援特勤站综合急流训练设施和托什干河作为内场、外场实训场地,按照“外部教官主教主训、内部助教辅助教学”模式,采取分组训练、困惑解答、实战比拼、理论考试和专家讲评等方式进行,从难从严设置3大类60余项训练科目,确保训练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在急流水域训练,考验的是技巧、是体力,更是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从翻舟自救、顶礁救援、定点救援、活饵救援到横渡系统架设、涉水泅渡、抛绳包救援等综合救援以及固定及搬运、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急救技术等科目,学员们在教官团队的带领下,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之前我们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江河湖等水域环境。这次在水域特勤站与我以往参加过的水域培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从江河湖的水域转移到了急流训练设施,比如浅滩涉水横渡、回流区应用、沸腾线脱困等,这些项目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将把这次所学到的知识带回支队,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域救援能力。”昌吉州消防救援支队世纪大道特勤站站长助理刘俊伟表示。
培训期间,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积极调拨所需的器材装备,从教学训练、食宿交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入手,抽调专人负责,及时购置调拨了心肺复苏人体模型、AED等器材和个人训练生活用品,为培训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培训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每日训练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检查装备器材性能,明确安全注意事项;训练中安排安全观察员全程值守,实时监控水域环境与参训人员状态,确保培训安全有序推进。从培训至今,参训学员全体教员顶烈日、战风浪,克服高温、疲劳等多重挑战,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展现出过硬的纪律作风与钻研精神。
刘洋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场地设置和课程设计,建立更加科学高效、贴近实战的培训体系,把水域救援培训成果转化到实战应用之中,为基层培养输送更多的水域救援骨干,稳步提升队伍攻坚打赢能力,为今后高效遂行各项应急救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胡潇潇 汪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