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是学生心理“换挡期”,假期松弛与校园规律的反差易引发适应焦虑。毕节市织金县未忙于赶课程进度,而是以心理健康活动周为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自然过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比生硬心理讲座更易接受,也让“心理健康”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知的校园生活。
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织金县还打造专职教师队伍、研发校本课程、完善体制机制,多举措直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痛点”,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同时,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精准补齐了家庭监护“认知短板”。学生心理波动常先显于家庭,但部分家长因缺乏专业处理能力,导致小问题变大困扰。而“学校引导+家庭守护”的双重防线,让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合力。
今年,织金县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绩单”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下降,极端事件频次减少,成绩得到提升。织金县的实践证明,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心理健康不是学校“附加题”,而是成长“基础课”,只有成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日常,才能更好为学生筑起一道成长防护盾,让学生健康成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翟培声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