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两国对也门的空袭,让本就紧张的红海局势雪上加霜,全球航运贸易也因此愈发困难了起来。随着解决时间不断被拖延,这条线路对世界的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就连美方也万万没有想到,这条亚欧之间的海上贸易生命线,让自家企业也跟着受了累。
(美国总统拜登和印度总理莫迪)
日前,美国零售商塔吉特发文表示,虽然胡塞武装劫持货轮,主要影响的应该是亚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但是运往美国东海岸的货物当中,有30%也要经过该运河,所以当下该企业的供应链,也已经受到了大幅干扰。
该公司员工还透露称,为了躲避胡塞武装的攻击,该公司的货轮只能选择绕行南部的非洲,这样一来运输的时间就增加了10天到15天,所以当下很大一部分货物都面临延误问题。
但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员工还强调,当下选择走非洲南部,导致货物延迟的货轮,基本上都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而中国的供应商,几乎没有受到中东局势的影响,仍在走红海这条通道,并且还能按时把货物送达。
事实上,早在美企发出抱怨之前,印度方面就站出来承认了,说红海危机已经导致印度出口遭受严重打击了。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表示,当下印度25%的船只都已经无法通航红海了,并且运费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原先从印度送到美国一个集装箱的费用是1700美元,现在已经涨到了4100美元。
(美国塔吉特商店)
此外,如今各家企业之所以着急,是因为这次的红海危机,恰好和国际社会上一年一度的出口激增期时间重叠了。我们都知道,作为“世界工厂”,中国马上就要迎来春节假期了,这段时间里我国会出现大规模的工厂停工状况,所以世界各国的企业,都想赶在中方放假之前,提前增加订单把货物屯好了,避免在此期间出现货物短缺的问题。
于是,这就导致这段时间里,一些有把握通航红海的航运公司,直接坐地起价,导致航线运费直线上涨,相关数据显示,和上月中旬相比,从亚洲运往欧洲的一个集装箱费用,就已经突破了4000美元,涨幅飙升173%。
此外,为了寻找解决办法,一些航运公司还直接打起了中国的主意,把“中国名片”当成了通航红海的最大保护伞。
日前,彭博社就发文称,现在为了能穿航红海,一些航运公司除了会特别备注“该船只与以色列无关”外,还会写上“船上有中国船员”等类似的话语,以此来获得安全保障,避免胡塞武装的攻击。比如说,一艘名为“斯通威尔的荣耀”,船籍为利比里亚的集装箱船只,就在追踪信息中“目的地”一栏上,备注好了“船员全部为中国籍”的信息。
(“斯通威尔的荣耀”船只信息)
其实,这些事情的本质,就是航运公司将中国的国际形象当成了一种安全通行证。而在这一现象背后,也揭示出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国际政治现实,即中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了全球治安不稳定地区中的一块“护身符”。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在多方冲突中更是采用了积极推动对话。减少紧张态势的策略,如今这类现象也证实,国际社会对中方是普遍认可的。
但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清楚,依赖“中国名片”,或许能为通航船只带来短期的安全保障,但并不能彻底解决红海危机,要想将这一问题根除,我们还需要触及到这一痼疾的核心,即解决巴以冲突,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日前,我国外长王毅在访问埃及期间,就同埃及方面针对红海安全问题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在这份声明中,中埃双方都强调了让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区袭击的重要性,毕竟这才是导致胡塞武装劫持船只的根本原因。
王毅外长还直截了当地对美英两国袭击也门的行动提出批评,称美英攻击也门的行动,并未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而若真正想要实现红海的和平,要做的是避免火上浇油。
所以,这也揭露出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在航海的军事存在以及其所谓的“护航行动”,并不是出于对解决危机的关切,而是借解决危机为幌子,着眼于大国博弈,通过对这条亚欧贸易生命线的影响,来给中欧贸易设置阻碍,最终实现对中欧关系的破坏,让国际局势按照美方的预想,形成一种新冷战模式。
(王毅外长和埃及外长舒凯里)
但是如今事实证明,美国自身也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力,所以美方也应该意识到,任何的单边主义行为都不会在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了,确保航行安全和区域稳定,理应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最后,我们也希望各方能够放下短视的战略竞争,真正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寻求持久的和平和稳定,中方也愿意同所有国际社会成员一起,为实现这一目标穿针引线,发挥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