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河南省部分地区将迎来持续性强降雨过程,连日暴雨,城市内涝、积水成潭的场景屡见不鲜。洪水退去后,城市逐渐恢复平静。但你可能不知道,看似平静的积水、浑浊的河水、甚至一口未煮开的井水,都可能暗藏“隐形杀手”——寄生虫。
图源:网友拍摄
这3类寄生虫
暴雨后最易“趁虚而入”
1.血吸虫:常存在于被污染的积水、稻田或沟渠中。若皮肤直接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会穿透皮肤进入人体,引发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感染还可能损害肝脏和肠道。
2.阿米巴原虫:多隐藏在被粪便污染的积水、食物或饮用水中。误食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阿米巴原虫会寄生在肠道内,导致腹痛、便血,严重时可能侵犯肝脏、肺脏等器官。
3.土源性线虫:暴雨可能冲散土壤中的虫卵,使其随积水扩散到地面、蔬菜表面。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未洗手就进食,虫卵会进入消化道孵化成虫,引发腹痛、食欲不振,儿童感染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日本血吸虫尾蚴(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4个防护要点
帮你避开寄生虫
别碰不明积水:尽量绕开路边、小区内的积水,若必须通行,提前穿好高筒雨靴,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回家后及时清洗手脚,并用碘伏对破损皮肤消毒。
喝开水,吃熟食:暴雨可能导致自来水管道污染,饮用水务必烧开;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肉类、海鲜需完全煮熟,避免生吃或半生吃。
勤洗手,讲卫生:接触泥土、积水后,以及饭前便后,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搓揉时间不少于20秒;避免用脏手揉眼睛、摸口鼻。
处理积水要小心:清理家中、阳台的积水时,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污水溅到身上;积水清理后,用含氯消毒剂对地面、容器消毒。
出现这些症状
及时就医
若暴雨后出现持续发热、腹痛、腹泻(尤其是带血便)、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别误以为是“感冒”或“肠胃炎”,可能是寄生虫感染的信号,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告知医生近期接触积水的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暴雨过后的卫生防护,关乎每个人的健康。记住“不碰脏水、喝开水、勤洗手”,就能有效远离寄生虫,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