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不足40天,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首场综合演练今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次演练开展了大客流疏导、车流应道等5项实景演练,消防救援、医疗急救2项对抗演练,对进博会重要风险点进行了全方位测试,有效检验了各应急准备工作的周密性与高效性,为第八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提供保障。
科技“遥控”人流车流有序通畅
去年的第七届进博会中,6天的会期迎来了超过85万人次的客流,保障人流、车流有序通畅一直是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的“必答题”。
记者看到,现场演练了大客流离场分级疏导管控措施:当瞬时人流超过400人时,将启用蛇形通道绕行与轨交免安检进站模式;超过3000人时,将引导乘客分流至其他轨交入口;若出现极端大客流,还将启动徐民东路临时道路排队系统,确保人员有序疏散。在车流调控方面,交通部门依托远程交通系统实时监测主要道路通行状况,通过充分利用支线道路提升路网容量,并引导车辆绕行形成大环线,有效保障“行得畅”。
记者现场获悉,一旦部分高架路段发生事故后,交警系统的无人机也将迅速介入。视频演练显示,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指引事故车辆移至安全区域,并语音采集当事人信息。责任明确后,无人机即时告知驾驶人员可通过“交管12123APP”接收事故责任认定书,并督促车辆尽快驶离。这种“视频快处”模式避免了交警往返现场的时间成本,显著提升事故处理效率,保障道路快速恢复通行。去年,进博会已首次引入无人机参与安保工作,今年其应用场景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消防医疗实现“分钟级响应”
“监控点位3号馆,区域名A21,预设位12,报警温度162.7℃,红外报警温度高于阈值130℃。”国家会展中心内的红外感温系统自动发出警报。通过这样的对抗演练,这场综合演练将检测和展示进博会的应急响应速度。
系统报警后,现场消防人员迅速响应,携带馆内预置的消防设备赶往报警点位,立即执行断电、现场侦察等应急处置。据介绍,进博会期间将通过红外感温技术实现对异常高温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医疗应急响应在演练中同样展现出高效水平。“您好,我在国家会展中心5.1馆4号门附近,有一位病人晕倒。”接到模拟报警后,医疗指挥中心立即启动三方通话机制,迅速调度就近医疗组赶往现场。从接警到医护人员抵达,全程仅用时1分19秒。随后,“病人”被快速转运至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据悉,本届进博会在现场共配置6个医疗站、5个巡馆小组与12辆救护车,形成多层次、快响应的医疗支援网络,以全面保障参展人员的生命安全。